第85頁(第1/2 頁)
創作據說有三個階段。
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
她剛開始著手寫這個劇本時,是看山是山的境界,創作無非就是把她的故事按照製片人、按照主演、根據上一任編劇定下來的大綱寫完,創作的目的就是寫一個劇本,在寫劇本本身。
後來接觸到了關老師,她開始瞭解許多關於型別、關於結構、關於情節起伏的技巧。劇本在她這裡變成了一道題目,不再是劇本本身,是看山不是山的境界。這時候寫劇本,她知道要運用很多技巧吸引觀眾的注意力,什麼情節應該安排在多少分鐘,幾乎都有可以參考的經驗。但她忘記了劇本的目的是故事本身。
現在,她重新回到故事、回到人物、回到情節本身,回到情感本身。她不敢說自己真的到了第三重看山是山的境界,只是,這一次「把最想寫的故事寫出來」,已經和最開始時寫自己的故事的心境完全不一樣了。
她沉浸下來開始專心創作,進入了神秘的心流境界。
一直到特別晚,她才猛然發現自己寫了一整天,寫了快一萬字,飯也沒吃,水都沒喝幾口。
關老師說過的「緩進速戰」,意思是前期準備要儘可能充分,進入人物和劇情要緩慢,確保完全進入,但真的開始寫作的過程要迅速,不能拖延。
也許就是她現在這種情況。
因為所有想寫的、要寫的、能寫的都已經瞭然於胸,靈感如流水傾瀉一地,只需要不斷地把情節轉化成文字就可以。
她只寫了三天,就成功寫下了最後一個句號。
這三天裡,接到了好幾個製片人打來的電話。
寫完她第一時間就把劇本發給了製片人,還附了一份很長的解釋。
她其實已經儘量在寫的時候就努力靠近製片人的要求了,但劇情並不是越甜越寵加很多慢鏡頭轉圈的劇情就越好。一個故事必須要有完整的邏輯,她相信這個劇本無論如何是真誠的打動人的。
她很坦然,她有說服製片人的底氣了。
劇本發過去之後,製片人竟然消停了。
只不過第一版劇本給製片人看是可以,但肯定無法達到關老師的要求。
還得繼續改。
其實她應該把初稿給關老師看的,關老師肯定會提出很多意見,她改起來會更有針對性。
但她想先多改幾稿,儘可能改好再給關老師看,也讓他對自己稍稍有些改觀。
是不能把初稿給關老師看了,就只有唯一的另一個人能給她意見。
劇本發給那個人,她以為頂多收到針對大方向的反饋,比如某個大情節的安排不太妥當,高潮不夠緊湊這種簡單評價。
沒想到的是,一開啟文件,竟然夢回被導師批改論文。
發過去發的是word文件,點開發現右欄全是批註和修改意見,細緻到臺詞,甚至是用詞感情褒貶色彩和書面口語程度。
三萬字的劇本,批註寫了至少一萬字。
祝語真看完所有批註,整個人簡直說不出話來了。又是感動,又是震撼,語無倫次地發了條語音過去:
「時老師你……我、你怎麼寫這麼多……我都不知道說什麼……」
對面很快發來一條語音。
「我寫太多了?」
她貼在耳朵旁邊聽,還能聽見他背後的喧鬧聲,道具搬動的聲音,以及導演的大喇叭聲。
她不自覺咬著嘴唇笑,小聲回覆:「不是啊,不是寫太多,是你……太認真了,寫了這麼多肯定花了好多時間吧?太用心了……我真的,都有點感動了。」
時聿飛問她:「就一點感動?」
「……就是很感動。你人真的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