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裕仁的憤怒,收復熱河(第1/2 頁)
“抗日先鋒軍......”
當看到這幾個字的時候,裕仁不由得咬牙切齒。
諾大的東京就因為這個抗日先鋒軍成為了一片廢墟。
死傷平民超過五十萬,兩百多萬人流離失所,經濟損失根本就無法統計。
而且自己最疼愛的長女也死在了轟炸之中。
可以想象現在裕仁心中怒火之盛。
之前是因為找不到發洩的目標,所以只能憋著。
現在既然這個抗日先鋒軍自己跑出來了,而且還殲滅了他們四個旅團兩萬餘人。
新仇舊恨這次他要一起算。
同時對於蘇俄他也是恨急。
這支抗日先鋒軍能夠全殲他們四個混成旅團,實力之強,要說後面沒有蘇俄的支援,他無論如何都不信。
而且情報部門也進一步證實對方和蘇俄有著很深的關係。
這個證據便是抗日先鋒軍所使用的武器、子彈全都是蘇制的。
這個世界難道還有其他國家會生產蘇制的單兵武器不成?
不過說起來這其實倒也是一個巧合。
在選擇武器裝備的時候,孟想的首選其實是M1加蘭德、G43半自動甚至是STG-44突擊步槍。
M1加蘭德的經典無需多說,而德制的這兩款步槍效能也是非常的優秀,還能和MG系列通用機槍統一後勤。
不過還有一個問題擺在面前,那就是後續。
M1加蘭德的接任者是M14半自動步槍。
這款步槍在越戰期間暴露出了很多的問題。
而德制的步槍則是根本就沒有未來,後面德國聯邦裝備的步槍都是從其他國家引進的。
只有蘇制的武器擁有完整的體系。
所以SVT-40半自動步槍就進入了他的眼簾,這也是一款優秀的半自動步槍,只不過沒有前兩者有名罷了。
思考良久後,孟想才決定選擇這款效能優秀的半自動步槍。
後續無論是SKS半自動步槍還是AK系列步槍,效能都是經過了考驗的。
既然步槍選擇了SVT-40,那麼機槍等單兵武器自然也要選擇蘇制。
MG-42通用機槍雖好,但對於後勤的壓力實在是太大了。
現在的華夏的道路交通並不適合使用這款機槍。
蘇制的機槍體系完整,後勤統一,對於部隊來說已經完全夠用了。
而坦克的選擇亦是如此,BT-7本身就是一款過度型號的坦克。
也正是如此,才造成這個完美的誤會,並不是孟想故意的。
“電令關東軍司令部,如果在三個月之內他們無法消滅這股敵人,那麼就讓植田謙吉回國接受審判吧。”
裕仁語氣平靜的說道,隨後又看向了陸軍大臣杉山元。
“現在華夏戰場需要更多的兵力,組建新師團的計劃可以提升日程了。”
“嗨,陛下,回去之後我就安排此事!”
來自裕仁天皇的電報很快就傳到了關東軍司令部。
關東軍司令植田謙吉看著手中這份電報,感覺到了壓力山大。
對方在短短兩三天的時間內就全殲了四大混成旅團。
從前線發回來的電報不難知道,對方武器裝備非常先進,擁有著數量眾多的大口徑火炮。
想要全殲對方難度還是很大的。
不過好在國內增援的三個師團已經出發了,還從朝鮮境內調集第20師團入東北作戰。
這樣他就有四個師團的援軍,再加第18師團的話。
用來攻打抗日先鋒軍的師團數量就到了五個,總兵力超過了十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