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不到島邊釣不到(第1/3 頁)
雨一直下,船上中魚的氣氛十分融洽,在同個釣點下,你漸漸感到魚情在變化。
半個小時過去,活魚艙裡已經放了30來條三指寬左右的不鏽鋼大刀了。
至於一些小的則是能放的放,不能放的就只能進冰艙了。
魚口漸漸稀疏,現在所處位置的霧氣也漸漸散去。
該換點了。
通知全員收竿換點,敖海源向東又開了十來分鐘後,再度發現了一處霧氣濃郁的釣點。
拋錨定點,繼續開釣。
雨已經停了,只剩微風。
陳杰豪一邊晃著釣組,一邊說著:“我想起來一個順口溜,你們誰能快速一口氣連續念上十遍不出錯,我就把我後面的十條魚送他。”
“什麼順口溜?”旁邊的董博君問道。
“聽好了啊,刀魚要到島上釣,不到島上釣不到!”
“就這?聽好了!”
“刀魚要到島上釣,不到島上釣不到!”
“一遍啦!”
“刀魚要到島上釣,不到島上釣不到!”
“兩遍啦!”
……
“停停停,我說的是連續一口氣快速念十遍,不是讓你一遍一遍的念。”
“呵呵,就你愛搭理他。”敖海源在一邊嗤笑。
“中魚了!”小應喊了一聲,右手搖輪收線。
“我去,怎麼那麼小?”看到水面的帶魚,小應不禁感到失望。
魚不大,沒有之前那個釣點的寬,也沒有那麼長,自然釣起來的手感也沒那麼爽。
正想把魚扔回海里,敖海源瞥了一眼就喊住了她。
“等會兒!把魚拿過來!”
手掐著魚,老敖問著海釣社的成員,“誰給我說說這魚和剛才的有什麼不同?”
“比剛才小!”董博君第一個搶答。
“比剛才細!”張瑩跟著說到。
關注點是對的,但是你倆這措詞……
“這是北派帶魚!”陳杰豪直接點出了關鍵。
“飽漢子是想讓你們分辨帶魚的品種區別,不是又小又細的區別!”
“帶魚還有區別?”
“為什麼不?”
陳杰豪從冰艙裡拿出一條剛才釣的,和老敖手裡的一對比。
“現在你們告訴我區別在哪兒?除了體型。”
“噢,我看出來了,眼睛,小應姐剛釣上來的眼睛是黑的,之前那個是黃的!”
“眼神兒還不錯!”陳杰豪適機誇一句。
“如果我告訴你這兩條魚有人會用便宜的賣出貴的價格你信嗎?”
“這兩種魚的吃法也不一樣你信不信?”
不管別人愛聽不愛聽,陳杰豪開始了叭叭叭叭。
帶魚的種類有七種你造嗎:白帶魚,短帶魚,南海帶魚,小帶魚,日本帶魚以及叉尾深海帶魚和窄顱帶魚。
這七種帶魚最大的不同就是棲息環境,有些是生長在印度洋阿三那裡和太平洋西部大漂亮那裡,還有一些是在我國的黃海、東海及南海海域。
另外從長度來分,小帶魚一般也就是10-35厘米左右,短帶魚別看叫短帶魚,其實真的很短,也就50來厘米,個別有長的。
至於其他的位置看差別?對於大眾來說很難分辨,所以一般都是看長短兒。
其實最簡單的還是看眼,看對了眼,你就不會被坑。
不按種類按地域分,帶魚分兩大類:北派和南派。
北派眼睛黑色的,南派眼睛黃色的。
北派大多盤踞黃渤海以及東海,因為地處偏北,生長環境溫差大,所以活下來的帶魚個個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