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三千鐵騎,破陣出征(第1/3 頁)
龍城外,雲麾軍陣中。
統兵副將常成虎心神不寧,眼皮直跳,總感覺要有大事發生。
他騎著戰馬在護城河上高懸的吊橋兩側來回打轉,時不時的手搭涼棚望向城牆高大城門緊閉的龍城。
此時,距離雲麾軍先鋒主將吳奉先率部進城接收龍城守軍兵符和關防大印已經過去快一個時辰了。
城牆垛口上,卻依舊高懸象徵著破虜軍的四爪黃龍旗,城樓上也不見少將軍吳奉先和朝廷傳旨欽差孫鶴齡的身影。
夕陽西下,眼瞅著天就要黑了。
常成虎思慮再三,最終決定下令強攻龍城,即便是事後被孫鶴齡那老匹夫扣上一頂“謀反”的帽子,也決不能眼睜睜看著少將軍陷入危險而坐視不理。
否則,吳奉先真要是在他常成虎眼皮子底下有個三長兩短的話,恐怕總兵大人明日一到當場就得砍了他。
立刻死和以後有可能會死孰輕孰重常成虎還是拎得清的。
“傳令兵,傳本將軍手諭,駐紮在據北川的雲麾軍即刻開拔,一個時辰內務必趕到龍城!”
“得令!”
“前軍,中軍,左右虞侯軍聽令:騎兵下馬備戰,步兵準備攻城器械,隨本將一道強攻龍城,營救少將軍!”
“末將領命!”
隨著統兵副將常成虎的一道道軍令,整個雲麾軍先鋒部隊立刻行動起來,傳令兵快馬加鞭直奔據北川臨時大營,其餘各兵種按部就班準備攻城器械。
就在雲麾軍先鋒部隊士兵緊張有序的連線渡河飛橋,準備強渡龍城外的護城河時,龍城永定門那兩扇厚重的實木大門卻被人緩緩從城內推開。
緊接著,高懸於護城河之上的吊橋也開始緩緩降下,最終“轟”的一聲橫跨在護城河兩岸,重新構築出一道連線龍城內外的通道。
見此情景,常成虎急忙下令:“傳令下去,各軍停止攻城準備,保持警戒!”
說話間,一名身披黃金戰甲的欣長身影緩緩從永定門內騎馬出來,他胯下騎著那匹黃驃馬同樣披著金甲,威風凜凜,神駿非凡。
緊隨其後的,是十八名身披銀甲手持陌刀以黑紗蒙面的騎士,胯下戰馬俱是披著銀色戰甲,銀光閃爍,鋒芒逼人。
再然後,是一眼望不到頭的,黑壓壓的一片黑鎧甲騎兵自永定門內秩序井然的騎馬出城,人帶刀馬披甲,來勢洶洶,殺氣騰騰。
不好,陳懷安這是打算舉兵謀反了,少將軍危矣!
常成虎心頭咯噔一聲,他一眼就認出來率先騎著金甲黃驃馬出城之人正是被皇上改封北海王,流放北方極寒貧瘠之地的前晉王世子陳懷安!
“快快快,命令騎兵披甲上馬迎敵!”
一瞬間,常成虎冷汗直流懼由心生。
他好歹也是雲麾軍中的副將,很清楚一旦讓陳懷安麾下的破虜軍鐵騎衝起來他手上失去騎兵保護的這一萬人馬根本擋不住,到時候那可就是嘎嘎一頓亂殺。
他和手下的一萬雲麾軍負責嘎嘎,陳懷安和破虜軍鐵騎負責亂殺!
常成虎是做夢都沒有想到,僅有區區八千兵馬的陳懷安竟然敢率部出城主動進攻,一下子就打亂了他的全部部署。
在常成虎乃至是西北總兵吳青雲和他麾下謀士們的設想中,並不是沒有考慮過陳懷安會抗旨不遵,甚至是狗急跳牆從而對抗朝廷的局面發生。
正因如此,身為西北總兵的吳青雲才會在當朝皇帝趙乾的授意下從西北三鎮調集十萬大軍分三路逼近龍城,堵截陳懷安和八千破虜軍的所有生路。
他們在沙盤上推演過陳懷安率部連夜棄城而逃,直奔西域謀生;
也推演過陳懷安據城死守,作困獸之鬥,最終一番血戰過後城破人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