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焚書坑儒?(2)(第1/2 頁)
李斯:....... {好了好了,先回到正題,我們的第一位皇帝的丞相李斯提出了焚書,始皇帝同意了,然後批准了,然後焚書了,但是,這裡的前提可能大家就不大清楚了,就是為什麼李斯莫名其妙就提出焚書,他身為一國的丞相,而且是秦朝,剛剛才真正統一的朝代的丞相,李斯真閒著沒事,來,各位,我們來燒個天下的書玩玩吧,這真的是李斯這樣的一位丞相做得出來的事?! 很顯然,不是。 誠然,我們不能否認李斯提出焚書可能有著自己的私心,但是,焚書之前,發生過這樣一件事情,一位齊人儒家博士淳于越,在一次宴會上提出,取消郡縣制,而恢復之前的分封制,這人我們不評價,畢竟我們現在是坐在目前歷史的最高點才能對著他們這些前人“指指點點”,而在當時,郡縣制和分封制究竟哪個好,究竟是選擇哪個,被說是秦朝了,各位,就連漢朝前期都在思考這個問題啊!而之後的歷朝歷代,如何管控首都與各地方的關係,也一直是個大問題啊!所以要求恢復郡縣制的人,我們不多做評價。} {提出恢復分封制之後,始皇帝是去問李斯他們這些大臣了,那李斯是怎麼做的,當然是堅決扞衛郡縣制,李斯當即就給了有力的反駁,歷史是發展的,時代不同,治理的方法也應該不同。李斯還一針見血地指出開歷史倒車是不行的!} {嗯?嗯!這是闊以說的嘛!?} {咳咳......那就僅以此看來,李斯說的有錯嘛?應該也沒毛病吧?} {另外,還有!始皇帝他們焚書,事實上,光明確是沒有燒的書就有醫藥、卜筮、種樹之類的書,關於“法”的書那就更不用提了。並且,其實很多書籍,在宮中都有備份(用現在的話來說是備份),不然全燒了的話,蕭何蕭丞相之後去咸陽裡看什麼書啊?看空氣嘛!} {是的,其實很多書籍沒有都是因為項羽,我們的西楚霸王當時太過分了,一把火,把許多東西給燒了........} 始皇帝:朕的地方,朕的宮殿被燒了?! {焚書,其實重點還是為了統一思想,在秦之前,不僅國家多,思想也多啊!諸子百家言呢!我們承認諸子百家群星璀璨,思想彼此交融碰撞很是精彩,但是當時的形勢,造就了諸子百家,而現在秦已經一統了,如果思想不一統的,那麼請問這叫什麼大一統啊! 當時始皇帝他們已經沒那麼多時間來慢慢的繼續和他們講道理了,事實上,始皇帝之前真的不是沒有和這些儒生講過道理,真的....... 所以他們選擇了一個簡單粗暴的方法......} {其實,無論是始皇帝的焚書,還是後來漢武帝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都是為了大一統的思想。} {所以這兩位也是被黑的最離譜的皇帝了.......} {xs了,秦皇漢武這兩位擱這兒難兄難弟呢。} 始皇帝/漢武帝:誰要和他難兄難弟! {好,說完了焚書,我們再來說說更“殘忍”的“坑儒”吧,首先,“坑儒”,坑的都不一定是“儒”好嘛! 焚書第二年,前212年,方士盧生等人(沒錯就是那些方士......)替咱政哥求仙問卜失敗了,私下談論秦始皇的為人、執政以及求仙等各個方面,總之就是完不成任務開始說政哥壞話了!說了壞話之後又攜帶求仙用的巨資出逃。那大家想想,始皇帝,人家政哥是個什麼脾氣啊!你都這樣子了,政哥能忍?知道後當然是大發雷霆了,而帝王一怒,大家都知道的...... 於是,遷怒於方士,之後就“坑儒”了, 另外,具《史記》記載,沒錯,又是《史記》} {論《史記》之重要性!咳,好,接著說!《史記》記載是這樣子的,盧生他們惹始皇帝生氣之後腳底一抹油,溜之大吉了,那可就害慘了其他人,“始皇聞亡,乃大怒......於是使御史悉案問諸生,諸生傳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餘人,皆坑之咸陽” 並沒有記載“儒生”只是“諸生”,坑儒這個詞!在太史公司馬遷的《史記》中無任何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