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學校(第1/3 頁)
夜星小學是由一間沒有酒的酒館改建而來,木質結構,共兩層。
第一層是教室,站著能容納上百人,坐著能坐五六十人,原先吧檯的位置被改成講臺,上面擺放著各類書籍。而放酒瓶的木架改放黑板,喝酒的地方自然而然成了學生的位置。
第二層是圖書館,有七個房間,走“之”字樓梯上樓,走到一半便可以看見第一間,剩餘六間被一米寬的走廊分開。
每個房間內的佈局相同,有畫本有書籍,就是沒有座位,想看書的人只能站著看,而且人多的時候只能待半個小時。
如果看書之人不記時間,有人會提醒。
一週七天,夜星小學內天天都有人。
白天,上午八點半到十一點半,受過教育的女老師們面對未成年學生,教授本土語言單詞––歐語,每隔半個小時休息五分鐘,下午一點半到六點半,教授用阿拉伯數字算數的數學,中途休息時間和上午一樣。
夜晚,男老師們面對成年人學生,從晚上八點教到十一點,全程學生不休息,但男老師每隔一個小時就要換人。
沒別的,男老師們都是年齡超過五十的學者。
本來他們白天教學,可那群未成年的學生們精力旺盛,上課時間不懂就問也就罷了,休息時間也不讓人休息,成群結隊來問問題。
拒絕吧。
看到一雙雙渴望知識的小眼神,不忍心。
答應吧。
一上午就這麼過去。
整個人身疲力竭,口乾舌燥,頭昏腦漲。
所以,為了保護夜星城為數不多的學者,伊蓮娜決定安排他們教授夜課,輪流來,差不多了兩三天才輪到一個學者教一個小時的歐語或者數學。
這樣安排,那些學者們起初是拒絕的。
畢竟看著那些對知識渴望的小眼神,他們看到了以前的一同學習的夥伴,但各種原因,夥伴們陸陸續續英年早逝。
帶著不甘去了天國。
李維為了不讓這些年過半百的學者們操勞過度,步入“老”同學的後塵,去見上帝,他來了句,您們不想研究啟神的知識。
怎麼會!
我們想!
看來知識對學者有著致命誘惑。
而李維也兌現諾言,告訴學者們新的知識,與自然有關、與人體有關、與啟神教義有關,與吃穿住行有關。
因此,夜星小學左邊不遠處修建了一座三層高的夜星中學,這也是夜星城內第一座用水泥和紅磚修建的房子,長八十多米,寬八十多米,高十多米。
俯視一看,像個“回”字。
其內部寬敞,一樓就有八個長形房間,一間廚房,一間食堂,其餘六間是大教室;二樓有十六間,全都是教室,不過門牌上的單詞不一樣;三樓有三十二間,有學者的單人臥室、辦公室、學術研究室,也有教師的多人臥室……
可惜,這麼大的中學學校,一個學生都沒有。
一樓只有廚房和食堂在用,其他房間都擱置。
二樓不見人影。
三樓房間最多,每天都有人進進出出。
那怕領主大人和神使大人共用專屬房間,每天也有人進去打掃。
今日,輪到小學即將畢業的西里斯來打掃,這是他第一次來夜星中學三樓,自打這所學校修建完成,平時學習的時候,他和其他小學生都在一樓的食堂吃飯,從未上二樓。
現在,他左手提著裝了一半清水的小木桶,右手拿著乾淨抹布,一雙好奇的小眼睛左看看,右瞧瞧。
每當看到有學員抱著書籍經過,他不羨慕,因為那些書籍他以前讀過,但看到學員抱著羊皮紙急忙忙的樣子,他羨慕了。
不用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