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進攻張飛(第1/2 頁)
正在袁熙拿不定主意得時候,收到了徐州牧劉備得書信,在信中劉備說與自己父親交情頗好,互相敬重等等,又說劉偉那是覬覦冀州,定會大軍來犯,而劉備看在是舊識的份上願出兵相助,待冀州威脅解除,自己當退回青州。 袁熙看完信,覺得劉備所說基本可信,自己父親陣亡,那張合卻安全無恙,還能率領整隊兵馬,十有八九是投降了敵人,而劉備又願出兵相助,這讓袁熙感動不已。 關鍵是劉備在信上說,若是冀州的威脅若去,自己肯定會撤回兵馬,劉備乃仁義之人,自然不會言而無信,待擊退劉偉,劉備退回,自己就是真正的冀州之主了。 於是,叫來審配商議此事。 審配看完信後,心中尋思,這冀州怕是不保啊! 袁熙年幼,沒有威信,雖然各級官吏表面已經表示遵從袁熙,但若有其他明主略加招攬,則很多人馬上會改樹易幟,另投他人。 現在劉偉大軍來犯,袁熙明顯不敵;這劉備卻願意出兵相助,這冀州就算能保住,可那還是袁熙的嗎?那一定是劉備的! 劉備仁義之名世人皆知! 就連陶謙都將徐州讓與了劉備,這種名聲豈是袁熙這種小兒能比的? 若論能力,那劉備從一織蓆販履之輩,到現在坐擁兩州之地,兵馬十餘萬,可以說是白手起家,這亂世當中,能活著就已是不易,而劉備卻能創下這諾大的勢力,就不是袁熙這種稚嫩之輩能與之相提並論的。 劉備帶兵前來,擊退劉偉,再展現一些自己的人格魅力,不管是官兵,還是百姓,那時候一個個都唯劉備馬首是瞻,就算劉備真的撤兵走了,這冀州也是他劉備待取之地! 但是,若不同意劉備率兵前來相助,那僅憑袁熙和手下這兩三萬人,是敵不過劉偉的,連袁紹的十萬大軍都敗了,何況袁熙手裡這點兵馬? 兩權相害取其輕,若是被那劉偉攻破,袁熙的小命十有八九是沒有了。 若是讓劉備派兵前來相助,總還有緩和的餘地。 審配將自己分析的情形說於袁熙,袁熙頓時不覺得劉備是好人了,只不過都是為了自己的冀州而已! 只不過那劉偉是明搶,這個劉備是暗奪! 都是一樣的可惡! 但是,現在自己還沒有辦法拒絕劉備,不然憑自己擋不住劉偉,那自己很快就會去見自己父親了! 袁熙心中憋屈,但還是在審配的勸說之下,寫了一封信給劉備,感謝劉備出兵相助之類。 隨後,審配離開州府,回到自己的住所之後,迅速寫下一封書信,讓心腹之人給劉備送去。 ...... 代縣。 劉偉他們到達代縣之後,並未遇到阻撓,因為劉偉既然能夠率兵到此,說明袁紹已經戰敗,州府自己這點府兵反抗無異於以卵擊石;再加上劉偉佔領之地,對基礎官員基本沒有動過,大家相安無事,對於基礎官員來說,自己無非是換了個領導而已。 劉偉進入代縣之後,第一時間就前往牢房之中親自為田豐,沮授,高柔,臧洪等人鬆綁,並請出這些人,設宴洗塵。 劉偉盡顯禮賢下士那一套,功夫做的十足。 席間劉偉向眾人表達招攬之意,沒想到的是,卻遭到了全體的拒絕,這讓劉偉心生不快,一場宴會不歡而散! 之後,劉偉安排趙雲找人將這幾人安排好住處,並派兵嚴加看管! 既然不能為我所用,那也不能任其離開。 現在是戰亂之時,誰都不知道這些人會不會為他人所招攬,就算自己不能用,那也不能讓敵人所用。 等自己平定這亂世,若是這些人仍然不願意入仕,那時候再給他們自由不遲,這幾年自己就辛苦一些,安排人照顧他們起居了。 沒有過多的在代縣逗留,第二日,劉偉和趙雲,帶著田豐和沮授等人啟程,前往冀州和郭嘉他們匯合,雖然相信郭嘉和黃忠等人,但是有自己和神武衛在,郭嘉和黃忠他們若是戰事起,有自己在,可以減少士兵的損失。 行軍途中,田豐一路上對劉偉頗多微詞,說劉偉乃偽君子,見自己不願歸降,便囚禁自己,此乃匪寇之行為。 劉偉也不惱火,笑嘻嘻的和田豐交底,我本就是青龍山上的土匪頭子,如今為了平定這亂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