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羅縣令的二三家事(第1/2 頁)
大夫人李氏是生下羅萬紫後,在羅萬紫3歲左右時懷上了第2胎,但在孕8個月左右時不慎在家裡滑倒摔了一跤,造成子宮內大出血。 後面雖說及時有叫大夫過來救治,但是保住了大人李氏,卻沒有保住小孩,李氏喝了大夫的中藥後催生下來的男嬰已經沒有了氣息。 羅縣令與李氏都很是傷心,自此李氏傷了根本。 後面甚至請了認識的太醫院中比較擅長婦人之病的梁太醫調理,也是無濟於事。 梁太醫甚至很婉轉與李氏說:“夫人,你小產傷身,身體需要多加調養不能再冒險了,羅大人年紀尚輕,還是有機會生育的。” 李氏覺因自己不能再生養覺愧對羅縣令,主動勸他納一房小妾生個傳宗接代的男丁。 當時羅縣令羅成還只是九品官職的低階官員的一個主簿,他與李氏說先努力在官場做出點政績再考慮此事。 在官場浮沉打拼了幾年,羅成從九品官職慢慢升到了現七品的縣令,並在3年前調職過來接任碧石鎮的縣令一職。 至於劉天明家裡之前是做豆腐的,他當時在明月書院上學堂,劉天青與母親每天早起做好豆腐在市集擺賣。 她們家的豆腐用自家院子的井水泡製,所制的豆腐,細膩嫩滑,宛如羊脂白玉,入口即化。 其豆香濃郁,令人回味無窮,深受附近百姓的喜愛。 16歲的劉天青當時在碧石鎮上有豆腐西施之稱,膚白貌美,身材高挑,豐胸細腰,性格熱情,平易近人。 因著李氏與羅成都愛吃嫩豆腐及有時喜歡自己下廚,他們有時換便服一起去市集買菜回家煮飯,順便親近百姓們及瞭解民生。 他們時不時會光顧劉天青她們的生意,因為她們的豆腐的確是口感與其他家不一樣,劉天青兩母女都有認出他們是羅縣令夫婦。 李氏見羅成與劉天青在買賣豆腐間交流下來互有好感,與羅成商量後讓他迎娶了劉天青。 做平妻是劉天青兩母女的底線堅持不能嫁做妾,不然不嫁。 羅府裡下人稱李氏為大夫人,稱劉天青為二夫人。 劉天青兩年前嫁給羅成後,劉母就沒有制嫩豆腐賣了。 一是劉天明沒有興趣幫忙制豆腐,寧願閒著與楊大、楊二一起掏鳥窩等也不幫忙老母親,他不要做豆腐少爺。 二是劉母老了一個人體力上也忙不過來夠擺攤的量,乾脆就不專制嫩豆腐賣了。 她每天只制少量的嫩豆腐,然後將豆腐炸成豆腐泡、製成豆腐乾去賣。 劉天青當時未懷孕,有時回孃家幫忙,反正孃家離夫家走路也才一刻鐘左右。(10分鐘左右) 後面劉天青懷孕了,劉母不讓她幫忙了,怕大夫人李氏的事例在她身上重現,叮囑她好好養胎。 李氏更是像管家婆一樣細心伺候著劉天青的吃喝穿著,生怕她碰著磕著了,好不容易老爺又有後代了,肯定要小心一點。 而劉天明覺得他不是讀書的料,也不想考什麼秀才之類,學也不上了,每天在家無所事事。 見楊中村的貧困戶多,就與楊大、楊二幹起了“劫小販濟貧困”的行徑。 是劉天青狠狠訓了劉天明一頓,他才有所收斂幫劉母的忙,幫炸下豆腐泡,制下豆腐乾等在家裡乾的活。 但是打死他也不願意出去幫劉母在市集上擺檔,說是男人賣豆製品丟人,只留劉母一人擺檔。 後來劉母離世後,他將制豆製品的事拋之腦後,與楊大、楊二專注“劫小販濟貧困”的行徑。 劉天明一邊跟著劉天青往飯廳走一邊想著姐姐說的話。 他心想:經歷了那麼多的波折,是要學會傾聽家裡人的話,好好利用家裡的井水學好制豆腐手藝了,賣豆腐不丟人。 到了飯廳,慕容博及羅成、大夫人李氏、羅萬紫已坐在席上閒聊著,大家相互打過招呼後,依次坐下。 李氏看著大家都到齊了,吩咐她的丫環夏荷傳話廚房上菜。 劉天明發現羅萬紫今晚打扮得分外精緻,又看到慕容博在場,猜到姐夫可能在起月老牽紅線的心思了。 16歲的羅萬紫身著一襲華麗的桃紅色衣裙,衣裙上的繡花細膩而精美。 她的頭髮梳成一個優雅的少女髮髻,插上了一支華麗的髮簪,閃爍著晶瑩的光芒。 臉上粉黛輕施,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