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到達海邊(第1/2 頁)
沈美如想著,若是基地或者新區需要自己臨時出任務,自己就開飛機回去,大家就還是可以按照原計劃去海邊。
她可是已經預定了,要吃金槍、黃魚、鱈魚、石斑、龍利、鮑魚、海參、貽貝、龍蝦、海瓜子... ...
特別是海瓜子,之前沈美如就非常喜歡吃,現在的海洋生物都發生了變化,個頭都大了不少,那麼之前的海瓜子會不會已經變成了青口那麼大?
沈美如吸溜兩口,不能想,越想越想吃,恨不得現在就立刻飛到海邊。
他們都已經在暴雨後生活了一年多的時間,空間裡的海鮮早就已經吃得差不多了,只有一些比較普通的食材還有一點,所以迫切需要到海邊進一批貨。
\/
趙南生現在對於沈美如晚上熟睡後會發光的事情,已經很適應了,只是有一次差點被郭綵鳳發現了。
幸好趙南生反應快,說馬上就開了燈,這才避免了讓家人擔心。
而沈美如也一直留意自己的身體有沒有什麼變化,只是很可惜,每天都是趕路和帶兩個孩子,並沒有多少時間給自己去仔細觀察。
但是事情已經發生了這麼久,再小的端倪累積了這麼長時間也應該很明顯了。
終於,在到達海邊,開始收取海貨的時候,沈美如終於知道自己會發光是什麼原因了。
路上不算快,但是路途終有盡頭,一行人花了半個月才終於來到了海邊。
或者種花家有刻在骨子裡的憂患意識,在得知海鮮雖然變異了,但是並不影響食用,兩個基地都派出了大量的人手去捕撈海鮮。
反正現在有空間的存在,時間流速又慢,完全可以運輸到基地裡。
以前的物流很發達,想要新鮮的食材只要肯花費人力物力就可以吃到。
但是現在道路基本已經沒有了,海陸空的運輸都受到了天災的影響,普通物資的運輸收到了很大的影響。
但是空間卻彌補了這方面。
人類的適應能力是很強的,即便空間的出現才短短一年多的時間,但是卻已經應用在了各行各業中。
在接近海邊的時候,沈美如一行人就已經可以看到,很多的車輛或者飛機在海邊往內陸的方向來回走。
只要把空間裝滿了,就直接開車或者開飛機走一個來回,省時省力。
在開進海邊之後的路程都是孫釗在開車,因為靠近海邊之後設關卡檢查的地方就多了起來。
這邊的道路已經被官方大致地修復了一部分,正常走車已經沒有問題了。
沈美如身上有一院領導開的介紹信,所以沈美如帶著趙南生還有孫釗先上前和這邊的負責人溝通。
還需要租借一艘船出海。
其實若是沈美如想的話,可以直接在海邊直接購買的,但是因為大家更想出海親自看一下海洋生物的變異。
還有就是比較稀罕的海鮮官方並不會出售,所以在基於著兩個原因的情況下,沈美如他們還是更希望可以租借到一艘船。
而且官方的捕撈都是以量為主,稀罕的更是稀少。
郭綵鳳把兩個孩子交給萬爺爺和陳奶奶,自己和張淑芬一起,把今晚居住的地方先整理好。
海邊風大,李丹丹和李玲玲找了一個背風的位置,招呼媽媽和乾媽過來。
先把周圍的石頭撿走。
萬一柱從空間裡拿出一臺手持的小型除草機,仔細地把準備暫居的地方整理好,還順便把周圍的草也除掉,主要是怕有蛇和各種昆蟲。
等到一切都處理好之後,沈美如三人也回來了。
看到大家已經把位置都處理好了,把房車放出來,之前一路上大家就是住在房車上的,現在也繼續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