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婚禮前準備(第1/2 頁)
大隊要把最後一批公糧交到縣城,他們初四那天晚上能回來,李海就拜託大隊長幫忙,回來的時候把照相師傅和做飯師傅帶回來。
做飯師傅是三哥幫忙找的,據說祖上是宮裡的御廚,老爹是給吳俊升做飯的大廚。
他兄弟六人,都是老爹親自教導的,兄弟五個都在大城市給領導做飯,只有他天賦不夠,沒得到老爹的真傳,留在了這邊。
即便是這樣,他在這邊也是做飯數一數二的好吃,想要約到他也是很難的,不是花錢就能請得動。
對於帶人這種小事兒大隊長自然不會拒絕,讓李海把地址和人名寫下來以後放到了兜裡,保證會幫著給帶回來。
新房子的院子被打掃得乾乾淨淨,屋裡屋外都貼上了大紅對聯,顯得十分喜慶,新房子搬進去前要提前亮燈三天,讓屋子裡一直保持著明亮的狀態。
李海也不知道這是哪裡的規矩,但是老媽這麼說了,他也就這麼做了,反正都是圖吉利的事情。
窗戶被貼上了大紅喜字和鴛鴦窗花,裡外都能看得到,漂亮又喜慶。
客廳裡面,木質的茶几和椅子當中擺放著,看著就非常氣派,椅子上面都放著皮毛的坐墊,保暖又舒適。
北面是一排立櫃,既可以裝東西,又能把房間分割成兩部分,後面是一個小炕和暗室。
兩邊是通體立櫃,中間是分段式櫃子,功能更加全面,桌面和格子裡面擺放著花瓶,裡面插著布和塑膠做的假花,旁邊還有收音機,梳妝鏡和一些小飾品,很簡約,但一點都不醜。
土質的地面做了硬化處理,平整堅硬,打掃得也非常乾淨,並不會隨意的起灰,而且有的火龍的存在,踩上去也是暖暖的很舒服。
臥室的炕上鋪上了新的炕蓆,炕蓆上面鋪了炕布,既美觀又舒適,現在大家普遍用的都是草蓆,皮革的炕蓆還沒有出現,能做到李海家裡這樣就已經很不錯了。
八床嶄新的被褥被整整齊齊地疊放好,堆在炕尾的開門櫃裡面和上面,櫃子裡面是不常用的,上面則是晚上要用的。
以前的人流行八鋪八蓋,只不過後來條件不允許了,這個習俗就變成了六床或者四床,最少也要兩床。
再後來城裡人居住的地方不夠大,更沒人弄那麼多被褥了。
廚房裡面,鍋碗瓢盆水缸都已經置辦齊全,還有洗衣盆和搓衣板,凡是常用的東西都置辦齊全了。
李海後來專門隔出來一塊區域當做洗澡房,是一個灶臺上面放了一口大鍋,在外面可以把鍋裡的水燒熱,同時也會把火牆會把溫度提起來,在裡面洗澡一點都不遭罪。
甚至陳秀蘭如果願意,在裡面泡澡都沒問題,李海就不行了,他體格子太大,鍋裡放不下。
唯一的缺點就是排水問題,冬天太冷了,就算用了下水沉井也容易被凍住,所以只能手動倒水。
不過這已經算得上是頂級享受了,在縣城裡面的平房都沒有這個待遇。
就這還是李海擔心會遭人妒忌做了減法,不然還能更加的豪華,他也不著急,這個條件先住著,等以後世道太平了,去城裡買房子再享受。
在這裡他敢這麼做的唯一原因就是這裡沒出現過紅衛兵,甚至就連公社的制度都不那麼嚴格,但凡這裡的年輕人積極響應號召,估計日子都不能過好了。
……
初五這天,李海來大隊借馬車,順便把兩個師傅接回家。
其實他們三家離得那麼近,根本用不上馬車,但是圖個熱鬧嘛,還是選擇了使用馬車。
結婚婚車是不走來時路的,李海打算明天從老媽家裡出門在村東邊繞一圈,到陳家去接親,然後再到西邊繞一圈,回到新家。
路過知青處的時候又看到了沈南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