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張嫣的新思考與探索(第1/1 頁)
張嫣深知,儘管燧發槍已經成功製造出來,但尚未在真正的戰場上經受檢驗。倘若朱棣決意漠北征戰,對燧發槍進行進一步的改進勢在必行。
此刻的她,思緒如紛飛的柳絮,不停地飄蕩。她回首審視自己一路走來所取得的成就,生意已然做得風生水起,所掙之錢財頗為豐厚。然而,她的目光並未因此而停留,心中思索著還能為國家和民眾做些什麼更有意義的事情。
軍事方面,紅衣大炮和燧發槍的問世無疑是巨大的成就,青黴素和酒精等消炎藥物的出現更是保障了士兵們在戰場上的生命安全,這些成果無疑是利國利民的利器,在未來的戰爭中必將發揮重要作用。
然而,當她的思緒轉向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時,修路這一關鍵問題便浮現在腦海。俗話說得好,“要想富,先修路”,便捷的交通對於國家的繁榮昌盛至關重要。但傳統的修路方式,採用石條等材料,不僅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對民眾造成沉重的負擔,實非長久之計。
張嫣苦思冥想,試圖尋找一種更為高效、經濟的修路方法。忽然,一個大膽的想法在她心中萌生——製造水泥。她深知,若能成功製造出水泥,再結合豐富的砂石資源,配以手動攪拌機,便能鋪設堅固耐用的水泥路,極大地改善交通狀況。
但一想到水泥的製造,張嫣不禁感到一陣棘手,這對於她來說,無疑是一個全新的挑戰,完全無從下手。她在書房中來回踱步,目光落在書架上的《天工開物》上。
“或許,能從這古老的典籍中尋得一絲啟發。”張嫣自言自語道,伸手取下那本厚重的書籍。
她輕輕地翻開書頁,書中的山河圖和各種工藝記載彷彿帶著她穿越時空,回到了古老的歲月。她仔細研讀著其中關於建築材料和工藝的章節,希望能從中找到與水泥製造相關的線索。
“書中雖有諸多智慧,但關於水泥的記載是沒有的只有三合土的記載。”張嫣微微皺眉,輕輕合上書本。
無奈之下,她只能寄希望於腦海中那神秘的“手機”。她閉上眼睛,集中精神,在“手機”的知識庫中搜尋關於水泥製造的資訊。
一幅幅現代水泥製造的畫面和詳細的工藝流程在她的腦海中浮現。她瞭解到水泥的主要成分是石灰石、粘土和鐵礦粉,需要經過一系列複雜的煅燒、研磨和混合過程。
“原來如此,首先需要找到合適的原材料,並掌握精確的比例和溫度控制。”張嫣喃喃自語,手中的筆在紙上飛快地記錄著關鍵要點。
但僅僅瞭解這些理論知識還遠遠不夠,實際操作中的種種困難和細節仍需要不斷地摸索和嘗試。張嫣深知,這將是一個漫長而充滿挑戰的過程。
“原材料的採集和運輸就是一個大問題,如何確保石灰石、粘土和鐵礦粉的質量和供應穩定?”張嫣思考著,“還有煅燒的裝置和技術,這需要工匠們不斷地試驗和改進。”
她想象著建立大型的窯爐,用於煅燒原材料,但這又涉及到燃料的選擇、窯爐的設計和建造等諸多問題。
“研磨過程也不能馬虎,必須達到足夠的細度,才能保證水泥的質量。”張嫣的眉頭越皺越緊,“還有混合的均勻度,任何一個環節的失誤都可能導致水泥的效能不佳。”
張嫣感到壓力巨大,但她的決心並未因此動搖。她知道,一旦成功製造出水泥,將為國家帶來巨大的改變。
“不管有多困難,我都要試一試。”張嫣暗暗對自己說道。
:()大明長歌之太后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