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聲望暴漲(第1/2 頁)
由於小食鋪物美價廉,買東西也便利,雖然利潤比不過酒樓,但也算賺的盆滿缽滿了,所以方然在王氏主支的幫助下,迅速把小食鋪開到了長安,也算提前為將來的連鎖酒樓造勢。
暫且不提小食鋪之後的發展,回到酒樓開張時的那日。
方然看見酒樓座無虛席,放心下來後就先回了王家。
等候已久的王珏一看到方然便迎了去,拱手說道:“兄弟就是方然吧,看去年紀比我還小,沒想到已經有了這番成就。”
方然欣謙虛了幾句後,也有來有往的說道:“子玉兄(王珏字子玉)的本事我也是聽說過的,今日有幸得見,不想比傳言中還要出眾。”
他也沒有信口開河,王珏在長安也是世家四公子之一,最擅書畫,雖不像他大哥一樣是王氏下一任的繼承者,但也名頭不小,不少詩會詞會都以能邀請到他為榮。
這次王珏來,也是有任務在身。
根據傳來的訊息,父親已經判斷出方然此次封賞一定會入京,雖然還沒正式下達旨意,但幾乎可以確定了。
他此次前來,既是為了向王家表達主支的重視,也是為了接方然去長安。
王珏的理由也很充分,就是想要邀請方然去一年一度的賞雪詩會,這個詩會在文人中影響力很大。
最開始創立的目的,是為了在年節前討論這一年文壇的發展,每年的組織者也都很有來頭,今年更是有史以來最厲害的一屆,聽說就連陛下都摻了一腳。
而冬天正好是萬物休息的時候,各種差役、訓練、征戰都不會選在這個季節,所以朝政比較清閒。
於是李世民就決定利用這個時間召集大臣和眾多文人,命他們頌詩詠文。尤其是冬雪降臨、梅花開放這種吟詩作賦的黃金時機,在梅園賞梅賞雪是最適合不過的了。
因為來頭極大,這賞雪詩會也不是誰都能去的,不是頗具盛名或是在朝為官,亦或者在文壇有一定地位的,就是散盡錢財也拿不到請帖。
所以,只要能進入賞雪詩會,便是一種身份的象徵,往年也有很多人爭破腦袋的要一張請帖,這種情況是屢見不鮮的。
可眾人趨之如騖的詩會在方然眼裡卻沒什麼意思。
其實,他本身是不喜歡這種詩會的,剛一聽到王珏開口,他就想敷衍過去,要不平常他也不會拒絕那麼多次,給人留下一個不好相處的印象了。
只是王珏的目的顯然不是單純的就為了詩會。
果然,八面玲瓏的王珏看出了方然的猶豫,他也不再說些場面話,或是藏著掖著,而是直接就說清楚了這次的來意。
聽了王珏講了來龍去脈之後,方然也只能無奈的答應了。
其實這次試卷的影響力超出了他的想象,他本以為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被皇帝召見。
不過在看到系統主線任務時的進度條時,他就有了心理準備,知道估計用不了多久,李世民就會提出見他,他只是沒想到來的那麼快罷了。
而且,方然不得不承認,王氏想的已經是面面俱到了。
不管在安城,他的影響力有多廣,但在長安,他也只是一個初出茅廬的新人,他本身也是需要一個露面的機會的,而這個場面顯然越大越好。
看來看去,賞雪詩會的確是他目前最好的機會。
方然點點頭,最後還是答應了王珏,說等此番事了,就和他一起路。
王珏走後,方然在屋中考慮此次面見皇帝的準備。
到了長安後,想必朝堂的旨意用不了多久也會下達,為了證明自己的價值,他總不能毫無準備就去。
畢竟皇帝肯定也是看到他的能力,如果到時候發現他一無所長,他也就真的玩完了,充其量這輩子也就這樣了,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