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成吉思汗的秘密 > 第15章 成吉思汗之死(15)

第15章 成吉思汗之死(15)(第1/3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長安浩劫之十日危情賽羅:藍色披風的少年成吉思汗的秘密穿越梁山成霸業秦始皇蕩平六國綜影視之有蓮華燦曹操天崩開局,遇到我,他無敵了開局地主夢,朝堂強拽成幕後主宰星鐵:我在星際推廣精靈大明戰神馬踏六國,震驚朱元璋!和自己談個戀愛怎麼了!我不叫謝石頭穿越到大唐,我囤積了萬億物質星落門極品皇太子之貞觀永治聯盟:開局收徒李哥的我,無敵了四合院之開局娶個售貨員穿成惡毒反派,主角被撩瘋!重生逆襲:智謀登峰從小縣令到主宰萬界

話說嵬名令公帶領殘部奔回中興府,衝開圍城的蒙軍,城內兵馬殺出接應,將奔逃回的將士們迎進城內。

老將軍嵬名令公帶兵前去救援西平府,卻弄得損兵折將,實在羞愧難當,氣火攻心。加之清晨被襲,未及穿上棉衣,路上騎馬奔跑,寒風灌體,回到城中後就大病不起。

西夏皇帝李哯真是一籌莫展,夏國城池一個接一個失守,連最為信賴的老將軍嵬名令公也鎩羽而歸,病臥榻上。金朝能夠前來救援的道路早已被蒙軍阻斷,中興府現在可說是孤立無援,岌岌可危。

一想到這歷經近兩百年、曾經興盛無比的大夏國已然大半淪喪,國勢瀕危,而這座宮殿恢弘、繁華富麗、擁有著好幾十萬人口的國都中興府也危在旦夕,使得李哯終日愁容滿面,束手無策,而是戰是降成了擺在李哯面前的巨大難題。

西夏在與蒙古二十多年的衝突戰爭中,往往在無法招架的時候,立即卑躬屈膝,俯首稱臣,以換得一時的平安。可一旦國力有所恢復,趁蒙古四處征伐的時候,聯合宋、金,又開始反叛蒙古,讓成吉思汗是恨之入骨。

李哯深知,成吉思汗此次領兵來犯,不達目的決不會罷休。如若抗戰,中興府現在孤掌難鳴,一旦城池被破,勢必慘遭屠城之禍;但若投降歸順,恐怕也難以平息成吉思汗怒氣。成吉思汗此次出兵,頗費周折,損兵折將也不在少數,豈會善罷甘休?!恐怕很可能想永絕後患,到時,想保下性命,卻送上門成了人家刀俎上的魚肉。

李哯惶恐不安,拿不定主意,召叢集臣商議。文武百官們眾說紛紜,意見不一,其中以右丞相高良惠為首的一部分官員極力主戰。高良惠是西夏一代名將高逸的兒子,高逸與蒙軍力戰而死,高良惠對蒙古深懷刻骨仇恨。

高良惠雖說是一員文官,但頗具祖父和父親的忠烈遺風,身懷錚錚鐵骨。高良惠等人認為,奴顏婢膝,苟延殘喘不應是堂堂大夏所為,即便戰死,也應落得千古留名,死的尊嚴!況且,城內軍民數倍於敵,城牆堅固,給養充足,儘可與蒙軍一戰!

李哯覺得高良惠等人所說也頗有道理,於是傳旨,全城守備由高良惠親自督軍。

高良惠殫精竭慮,率領眾將士積極佈防。此時,中興府城內尚有二十餘萬將士。高良惠將二十萬官兵分東西南北四城據守,餘下官兵留作機動部隊,隨時待命。發動城內全體百姓為將士們提供糧食、弓箭、火藥、猛火油等後援支援。

成吉思汗將西平府掠奪一空後,率領大軍重又將中興府圍得水洩不通。成吉思汗可謂是用傾國之兵進行圍攻,發動了一次又一次衝鋒,但這中興府卻實在是難啃的一塊硬骨頭。

首先,中興府護城河濠寬水深,引入了黃河支流,一分為二,沿城牆環繞流過,水流湍急,填埋護城河就非常困難。其次,攻城用的重要器械——拋石機和巨弩等,由於可以架設的位置離城牆較遠,加之中興府城牆遠比一般城池的高大堅固,可以造成的破壞非常有限。再者,守城的軍民實在太多,高良惠身先士卒,親自坐鎮指揮,軍民士氣高漲,蒙軍每次渡過護城河,靠近城牆的時候,城上的滾木、石頭和弩箭就如雨點般傾瀉下來,蒙軍傷亡慘重。而護城河與城牆之間的距離空間較小,挖地道或者堆土坡很容易被居高臨下的守城軍民發現,常常用蘸滿猛火油的弓箭射擊,使得蒙軍不得不半途而廢。

就這樣,蒙軍在平原上的彪悍兇猛完全發揮不出來,種種攻城手段均被限制。竟然連攻了數月,卻拿中興府一點辦法都沒有。

成吉思汗和眾臣極為沮喪,但是又不能就這樣撤兵。大家明白,如果一旦撤兵,中興府就此緩過勁來,恐怕又會死灰復燃,再來攻打,只會更加艱難。最終,成吉思汗聽取大家意見,對中興府圍而不攻,消耗城中糧食,待城中餓殍遍地,再

目錄
水滸:我帶著梁山好漢以德斧人身為宇智波,暴揍火影很合理吧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