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彈琴老人(第1/2 頁)
幾天旬假過去,凌夜回到了學院。
凌夜在勿老城的朝雲書院習文。朝雲書院,是勿老城唯一的書院。本來是大族子弟才可在此上學,但自從新城主來了後,他在大族吳家的支援下進行改革,原本充滿金錢氣息的書院也漸漸有了平民的身影。
初陽未覺,紅霞滿天。天矇矇亮,一群少年便開始了一天的學習。朗朗的書聲從學院傳到大街上每一個辛勤勞動的百姓耳中,他們手中的活計做的更加麻利迅速。
現在,他們的孩子也能上學,有考上狀元當官的可能,勤勞的生活也富足,一切都是那麼美好而有期盼。
凌夜正經端坐著大聲朗讀,十分的認真,因為他知道這學習的機會來之不易。二叔很辛苦勞作才能供他和姐姐讀書。
他有一個理想,就是考取功名,像城主那樣做個好官,為勿老城的百姓們帶來幸福。
而與他一同偷盜鄭錢百色果的吳志,正是勿老城的大族吳家家主吳武的兒子,此時正手撐著頭,睡眼朦朧,打不起精神。
吳武本想讓他這兒子去習武,考取武狀元,迎娶公主的,好實現他年輕時未完成的夢想。
沒想到這小子不思進取,好吃懶做,騙他老爹說好習文,吳武雖然對兒子有自己的期待,卻也不想限制兒子的自己想法,便送他來到朝雲書院習文。
來到朝雲書院,可以自己選擇幾天不回一次家,老爹管不著,夫子不敢管,那可自由大發了,睡覺,偷吃白色果,好不快活。
倒也別說,吳志雖然懶惰成性,但是學習卻是非常聰慧,為了應付一下老爹,那些枯燥的繁文縟字他興致來了就會隨意看看。但就是這樣,他卻也是朝雲書院的前幾人。
朝雲書院雖然在小城,可這前幾人還是有分量的,極有可能考入大城的書院,然後參加天下文試,高中進士!
也因此,夫子與老爹也很容忍他的這些小作為。
不覺又到傍晚,天要黑了起來。學堂散學,少年們各回各家,街頭熱鬧,洋溢著年輕的氣息。
吳志選擇睡在書院,書院裡邊,有他老爹為了讓他好好休息學習而專門修建的一個後院。
凌家其實離書院很遠,凌夜也可以和他睡在一起,但他選擇回家。爺爺腿腳不便,叔叔嬸嬸們辛苦,他覺得自己也有一份責任,好好照顧爺爺。
凌夜沒有立刻回家,反而先來到鄭錢的店前安靜等著。每當散學時,這裡總會有個瞎眼老人帶著琴演奏賣藝,琴聲如珠,凌夜第一次聽到,就被深深地吸引了。於是便養成了這個習慣:散學後到鄭錢店前的空地聽瞎眼老人彈一首曲子。
夕陽欲落,天色紅火。鄭錢的店前,一位藍色舊衣袍的老人正經端坐,瘦弱的身形,白鬚留長。他面前是一臺古琴,整體顯的有些古舊,不知用了多少年份,卻乾淨無塵,琴側的徽位旁還鑲有一顆微綠的翡翠,使得這原本簡素的古琴飄著精緻之氣,甚至比那些名貴的瑤琴更加古素雅緻。
可見,用琴人對它用心愛護的程度。
凌夜知道,這把琴瞎眼老爺爺不知用了多少年。凌夜聽瞎眼爺爺說,從他學琴開始,這把琴就一直陪著他。
年少時,他存了很久的積蓄,才買了這架瑤琴。那是一眼相中,也是一生作陪。瞎眼爺爺剛剛開始學的時候,琴技很差,是這把琴一直陪著他。當他琴藝大成時,這把琴已經顯得古舊,與他同輩的琴師都已將琴換成更好的,只有他沒換。
用他的話來說,他的琴藝能登峰造極,全靠它,這時候丟掉它,它很傷心的。他也捨不得。
人群圍在鄭錢的小店前,靜靜地聆聽著這悠揚動聽的琴聲,瞎眼老人的琴聲,彷彿帶有魔力般,總能把他們一天的疲憊,無聲無息地散去。
鄭錢手撫著眼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