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大戰謀兵(第1/3 頁)
朱楓和徐妙雲同時一怔,兩人對視一眼,心中都升起一絲疑惑。
朱楓緩緩鬆開徐妙雲的手,眉頭微微皺起,若有所思地看向門外。
次日清晨,雄渾的鐘聲響徹紫禁城,宣告著新一天的開始。
陽光透過薄霧,灑在金色的琉璃瓦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朱楓早早起身,簡單梳洗後,便在侍衛的引領下,前往乾清宮覲見朱元璋。
乾清宮內,氣氛肅穆,空氣中瀰漫著一股無形的壓迫感。
朱元璋端坐在龍椅之上,面色沉凝,目光如炬。
他身穿明黃龍袍,頭戴翼善冠,整個人散發著一股不怒自威的帝王氣勢。
殿內的侍衛們屏氣凝神,連呼吸都小心翼翼,生怕驚擾了這位大明朝的開國皇帝。
朱楓進入殿內,立刻感受到一股無形的壓力,但他神色沉穩,腳步不疾不徐。
他走到殿中央,跪地叩首,聲音洪亮而清晰:“兒臣朱楓,參見父皇。”
朱元璋沒有立刻回應,而是目光銳利地打量著朱楓,彷彿要將他看穿一般。
良久,他才緩緩開口,聲音低沉而威嚴:“起來吧。”
“謝父皇。”朱楓起身,站立一旁,目光平靜,沒有絲毫畏懼之色。
朱元璋的手指輕輕敲擊著龍椅扶手,發出有節奏的“咚咚”聲,在空曠的大殿內顯得格外清晰。
他看著朱楓,緩緩開口道:“朕聽聞,你昨日向太子請纓,欲往雲南平叛?”
朱楓沒有絲毫猶豫,立刻回答道:“回稟父皇,確有此事。”
“哦?”朱元璋的語氣聽不出喜怒,他繼續問道,“你可知雲南戰事之複雜,路途之艱險?你又憑何認為自己能夠勝任?”
朱楓目光堅定,他沉聲說道:“兒臣深知雲南戰事之複雜,也明白此行之艱險。然,兒臣熟讀兵書,對雲南地形亦有所瞭解。據兒臣分析,雲南叛軍雖人數眾多,但多是烏合之眾,缺乏訓練,且各自為戰。我大明將士驍勇善戰,只要用兵得當,定能一舉平定叛亂。此外,雲南乃邊陲之地,多瘴氣,氣候惡劣,若久拖不決,恐怕徒增傷亡,需速戰速決。”他的聲音鏗鏘有力,條理清晰,每一句話都擲地有聲,充滿了自信與決斷。
朱元璋聽著朱楓的分析,目光微微一動,他沒想到朱楓對雲南戰事竟然如此瞭解,分析得也頗有道理。
他一直以為朱楓只是一介武夫,沒想到竟有如此見地。
他再次仔細打量著面前這個年輕的兒子,
“你所言,朕聽到了。”朱元璋緩緩說道,他的目光深邃而莫測,彷彿隱藏著無數的思緒。
他停頓了一下,話鋒一轉,問道:“既如此,你認為,此戰,應當如何?”
朱楓心中早有腹稿,他毫不猶豫地說道:“回稟父皇,兒臣認為,此戰,應以精兵為主,奇兵制勝,不可硬拼蠻打。雲南地形複雜,多山路,宜採取小股部隊,多路並進,以點破面,各個擊破。同時,需恩威並施,瓦解敵軍士氣。此外,需做好後勤保障,糧草先行,才能確保我軍無後顧之憂。”
朱元璋聞言,緩緩點了點頭,他那威嚴的面容上,似乎出現了一絲不易察覺的笑意,卻又轉瞬即逝。
他沉吟片刻,眼神再次變得深邃起來,彷彿在思索著什麼。
“你……”朱元璋剛說出兩個字,卻突然停了下來,目光直直地看著朱楓,久久不語。
朱楓感受到朱元璋深邃目光中的審視,心中雖略感壓力,卻絲毫不退縮。
他挺直腰板,目光如炬,再次拱手道:“父皇,兒臣雖年少,但胸懷報國之志,願為大明江山,赴湯蹈火,在所不辭!雲南戰事刻不容緩,兒臣懇請父皇准許兒臣領兵出征,平定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