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河間王妃!(第1/3 頁)
第144章 河間王妃!
除夕。
今夜一過,便是光和五年了(182年)。
百家歡慶。
值此佳節,劉寒被一道聖旨劈得外焦裡嫩。
賜婚!
蔡琰?
“這哪跟哪啊!!!”
劉寒第一次有股無力感,這個年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即使是自己也不能違逆,不然就是不忠不孝!
“但是.這人才十歲吧!”
劉寒在蘭臺殿,與劉宏爭論,希望取消婚約,大亂之世即將來臨,他不想自己的計劃被打亂,而且還是被嚴重打亂。
“古者自受聘至成婚之期,各有定例:天子一年,諸侯半年,大夫一季,庶民一月。汝乃朕唯一親弟,當受諸侯禮。”
“皇兄,我.”
“朕不是在和汝商量!”
這是劉宏多年來第一次對劉寒發火,劉寒也愣住了。
“唉!聖旨既已明發,豈有收回去的道理?若如此,置朕於何地?置朝廷於何地?”
現在,劉寒才意識到,眼前這位,不僅是親哥,更是天子,先是君,後是兄。
“臣弟,遵旨!”
劉寒知道此事沒有轉圜的餘地,叩拜領旨。
“唉,朕知你暫時不願兒女情長,但此事朕也無能為力,你倒是裝得一手好病,閉門不出,朕呢?母后疼么兒,把火撒朕這裡”
“皇兄,我.”
劉寒知道這件事自己做得不地道,劉宏也知道,母后和自己有時候很遷就弟弟,就是因為心中的愧疚,打小就不在身邊養著,小時候因生病差點死了,都沒照顧一天,長大了還這麼孝順,為君分憂、無怨無悔。
因此,才對他的婚事十分上心,希望找一個配得上的、才貌皆備的女子與他成婚,哪怕對方不願。
“朕下這道聖旨,只是為了讓母后安心,蔡氏女離及笄還有五年,換言之你至少還要等五年才能成婚。”
“對啊!蔡琰才十歲,離及笄早著呢!”
劉寒豁然開朗,自己計劃沒被打亂!
“伱的性格朕還不瞭解?這些年來,除了她,誰還能入你眼,近你身?告訴朕,蔡氏女,你不喜歡嗎?”
“蔡琰.”
說實話,一直以來,劉寒對蔡琰,更多的應該是欣賞和憐惜,畢竟此女在歷史中身世悲慘,但喜歡,或許有,但絕不是男女之情。
提到蔡氏女,劉宏看著弟弟的反應笑道:“這時候倒忸怩上了。”
在他看來,自己的弟弟是個極端,對親人百般好,即使自己受傷,也要保護自己的親人,但對外人,冷血得不近人情,對鮮卑如此,匈奴如此,士族亦是如此。
可是,唯有對蔡氏女,他多了份別樣的心思,劉宏不知道弟弟是什麼想法,但僅憑這一點,蔡氏女便超過其他士族諸女太多。
“回去好好想想吧,你也是快成家的人了。”
“臣弟,告退。”
#
時間拉回到幾天前。
賜婚聖旨本可直接下達,但考慮到蔡氏,皇帝和太后分別召見了蔡邕和蔡琰。
皇帝這邊,蔡邕雖有不願,但知君命不可違,咬著牙答應了,畢竟皇帝能在下發聖旨之前能與自己通氣,就已經算尊重自己了。
“唉!還是糾纏在一起了。”
蔡邕很難過,他不想自己女兒和皇室沾邊,但兜兜轉轉,還是糾纏在了一起,只能說是命運使然。
蔡邕心中說道:“前兩日子師(王允)說的那個青年才俊,怕是沒機會了。”
此事最好還是不與河間王說了,本就和子師不和,依著這位脾氣,若是知道了,怕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