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輕視(第1/3 頁)
曲周城,黃巾軍追敵二十餘里,斬首一千餘人,俘虜三百,官兵主將重傷昏迷,黃巾軍大獲全勝。
縣衙之內,張梁立於上首,看著陳旭、王延等人,心中翻騰不已。
東郡黃巾屢戰屢敗,卜己戰死,而後黃巾軍又分裂,一部分北上前來投奔張角,一部分落草為寇。
初時,聽到這個訊息,張梁還大罵王延。卻沒想到,如今曲周城的危機,卻是被這些人解決。
王延匍匐在地,說道:“人公將軍在上,請恕小將之罪。”
張梁身高一米七五,臉色黝黑,性格粗獷。他本來出身貧窮,有農民的樸實。但是跟隨自家兄長傳道,舉起造反之後,也開始有了一些心機。
張角三兄弟,能夠得到無數黃巾軍的愛戴,自然有其過人之處。
張梁見到王延如此模樣,趨步上前,急忙攙著王延手臂,將他拉了起來。挽著王延的手臂說道:“君閣今日,幫我等解了曲周之圍,何罪之有?”
張梁面相樸實,說起話來也很真誠,王延猛然聽來,如沐春風,再次拜謝不已。
而後,王延又介紹陳旭三兄弟給張梁認識。但是張梁只對陳虎,這個與華雄久戰不敗的猛將無比重視。對於陳旭與陳靜,表面雖然非常熱情,但是兩人還是能感受到,張梁身上的冷漠。
陳旭雖然有些名聲,但那畢竟是在東郡。古時交通不便,能夠名揚一郡已經非常不錯。縱然他有些許薄名,也不會傳到冀州張梁的耳朵之中。
張梁的確聽過陳旭的名聲,這還是他從東郡分裂的黃巾軍口中聽來的。陳旭屢次擊敗黃巾軍,就連卜己也命喪官兵之手。這些人對於陳旭,心中多少有些敵意,說起陳旭的時候,自然不會撿好聽的講。
張梁看來,陳旭能夠數次擊敗黃巾,只能說他有些才能,再加上僥倖罷了。在他心中,陳旭這種人物,還抵不上勇猛、單純的陳虎。
況且,陳旭畢竟曾與黃巾軍為敵,是逼不得已,才反出朝廷,投奔黃巾。所以,從心底來講,張梁並不太看得起陳旭。
他是一個粗人,出身卑微,哪怕現在有些城府,他的心思,還是逃不過陳旭、王延、陳靜的眼睛。只有陳虎這個莽漢,見到張梁對他這麼熱情,還欣喜異常。
王延數次在張梁面前推薦陳旭,都被張梁糊弄了過去,最後只是安排陳旭,繼續呆在王延帳下用命。
幾人離開縣衙之後,回到營帳之中,王延滿臉愧疚,對著陳旭說道:“我沒想到,似文昭這等豪傑,人公將軍居然不識。”
陳靜此時也是面露慍色,自家兄長哪怕是在東郡,也受到官吏們的敬重,沒想到來了這裡,卻是如此待遇。
陳虎這時也反應了過來,當即出聲罵道:“大兄這般豪傑,那廝卻不重用,我等不如一起前去泰山,尋找阿青他們。在山中落草為寇,也好過在這裡受這種鳥氣。”
張梁雖然對他非常愛惜,但是在陳虎眼中,瞧不起自家兄長,就是瞧不起自己。他素來敬重陳旭,如何能忍下這口惡氣?
王延這時對張梁也很失望,他生怕陳旭一怒之下,拂袖而去,連忙說道:“若文昭不棄,某願意將渠帥之位相讓!”
陳旭臉上沒有絲毫不滿,先是斥責陳虎:“我等出身卑微,無赫赫之名。今日能得人公將軍收留,已是幸事,阿虎以後切莫再胡言亂語。”
話畢,他又對王延說道:“某能從濮陽城逃得性命的,已是萬幸。君閣之才,勝吾十倍,若君閣兄不為渠帥,何人能擔此重任?”
“轉讓渠帥之事,君閣若是再提,某轉身便走!”
說到這裡,陳旭臉色嚴肅。王延見陳旭不是在開玩笑,張了張嘴,最終什麼也沒說。這時,他對黃巾軍與自己的未來,越發感到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