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二戰風雲-【英法-不同的選擇】(第1/2 頁)
【然而實際上,最終的結局大家都知道】
【xtl憑藉著敏銳的洞察力,輕而易舉地識破了英格蘭、法蘭西兩國的色厲內荏】
【起初,他成功侵佔了蘇臺德地區,緊接著又將奧納入囊中,隨後更是鯨吞了捷克與斯洛伐克】
【在此期間,面對德國一系列的侵略行徑,英格蘭、法蘭西兩國僅僅只是裝模作樣地做出了一些象徵性的反應】
【即便是後來德國閃擊波蘭,英格蘭、法蘭西兩國依舊無動於衷,選擇了所謂的“靜坐戰”策略】
【究其原因,無非是英格蘭、法蘭西兩國根本不願意與德國徹底撕破臉皮,它們心存僥倖,妄圖透過妥協退讓來讓德國攻打蘇聯】
【與此同時,遠在大洋彼岸的白頭鷹國,則對這場歐羅巴洲大陸上愈演愈烈的紛爭持一種坐山觀虎鬥的態度,甚至可以說是暗中竊喜,巴不得看到戰火蔓延得更猛烈些】
唐朝
李世民微微皺起眉頭,沉聲道:“這般行事之法,當真是愈發與宋朝相似了!竟妄圖以割捨些許微末的利益來達成所願,卻不知道唯有自身變得強大才是正途啊!”
房玄齡趕忙拱手應道:“陛下聖明,微臣以為此二者終究有所不同。想那德國,乃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戰敗之國,處境自是艱難。反觀這宋朝,似乎從未曾依靠其軍事實力令遼國降服投誠。”
李世民聽聞此言,先是點了點頭,旋即又輕輕搖了搖頭,嘆氣道:“經玄齡如此一提,倒是提醒了朕。若是他日再有相見之機,朕倒想看一下,那趙老大還如何神氣?”
言及此處,他忽地話鋒一轉,道:“這英國也是咎由自取!對付戰敗的敵人就應該徹底解決!”
房玄齡忙不迭附和道:“陛下所言極是。”
只不過房玄齡不知為何,突然感到一陣寒意,因為心裡突然想到了一個人——頡利可汗。
【正是由於英格蘭、法蘭西等國這種消極應對的態度以及白頭鷹國的縱容,xtl得以抓住這個千載難逢的良機】
【他隨後調整戰略方向,將矛頭對準整個歐羅巴洲大陸,開始了橫掃之路】
【曾經被法蘭西國人引以為傲的馬奇諾防線,卻淪為了一個徒有其表的裝飾品,絲毫沒有起到作用】
【強大的法蘭西國瞬間分崩離析,被分割成為兩個部分】
【一方面,由戴高樂將軍所領導的自由法蘭西選擇殖民地,奮起抵抗德軍的入侵】
【另一方面,以貝當元帥為首的維希法蘭西選擇了屈膝投降】
【此時的英格蘭局勢同樣不容樂觀,若不是仰仗著強大的海軍力量以及英吉利海峽這道天然屏障,恐怕早就打響本土保衛戰了】
明朝
太子瞪大了眼睛,望著天幕,滿臉驚愕之色,難以置信地說道:“父皇啊!兒臣這是錯過了多少重要的事情啊?為何會如此之快,德國竟然已經成功地佔領了法蘭西國?”
他一邊說著,一邊使勁搖著頭,彷彿想要把腦海中的疑惑都甩出去一般。
站在一旁的朱棣,臉上露出一種難以言喻的複雜神情,緩緩開口回應道:“孩子,你並未錯過太多關鍵之處。只是眼下這般局面,倒是變得越發有趣起來了。”
聽到父親這番話,太子不禁眉頭緊皺,滿心不解地追問道:“父皇,您這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兒臣實在是有些摸不著頭腦啊。”
朱棣微微眯起雙眼,目光深邃而悠遠,若有所思地解釋道:“從表面上看,英格蘭、法蘭西兩國可以大張旗鼓地發展;而德國則基本是在暗中積蓄力量。即便雙方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按常理而言,其實力不至於懸殊到這種程度。然而如今,德國卻能夠迅速取得勝利,著實令人感到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