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送與接(第1/2 頁)
提前五天也在臘月二十四了,郝強和谷小芳一起玩了兩天,看看京都不一樣的迎春活動。
據史料記載,明清時京兆尹和各府衙官員,都必須將官服穿戴整齊,去“東郊”的東直門外五里的“春場”去迎春,即按規定的儀仗,製作的春牛芒神、柳鞭等舉行迎春禮儀,然後進宮朝賀並接受賞賜。所謂“報春”,就是在立春那天的前一天,由扮成“春官”、“春吏”的人在街市道路上高喊“春來了!春來了…”將春天即將來臨的訊息報告給鄰里鄉親。
現在的迎春則沒有了那些儀式,只保留了人們對於好吃和好玩的念想。
煙花爆竹還沒有禁止燃放,春節最熱鬧的就是煙花爆竹攤子,賣鞭炮、摔炮、大地紅、串天猴,還有一種二踢腳,地面上響一聲,到天上再響一聲。“咚”“當”兩聲威力很大。
小孩子圍著鞭炮歡蹦亂跳,捂著耳朵看著鞭炮噼裡啪啦的響,壞壞的小男孩總是拿鞭炮往別的孩子身上扔。
春聯、年畫與掛曆、紅燈籠,還有塑膠絲綢的假花卉,裝飾出熱鬧的氣氛。
其他的就是好吃的了,年糕、糖果、點心,孩子惦記了一年。
吃的玩的,在春節前都湧現在鬧市裡,郝強和谷小芳一起騎著單車走在京都熱鬧的街市,吃著各種沒見過的美食,看著熱鬧的人群,參與其中體味著過年的快樂!
兩天時間過去,谷小芳戀戀不捨地被郝強送進火車站,買了站臺票送到臥鋪車廂,把這兩天買好的回家禮物放到床下面,時間緊急,和谷小芳抱抱就下車了。
等火車開走,郝強又回到火車站候車大廳,等兩個小時後父母的火車,然後再次買了1元站臺票,來到接車的站臺上。
郝強電話問過他們的車次與車廂,在對應的候車位置,等車門開啟就看到父母下來,“我在這裡!”郝強擺手示意,“兒子!”謝雲先是走上前,“又高了點!更壯了!好!”當媽的永遠最關注孩子的健康問題。
“是!媽,我吃得好,還堅持鍛鍊身體!已經180了!”郝強也強調確實高了。
“爸,路上你們累不累!”郝強問後面的郝衛東。“不算累!”
“別聽他瞎說了,啥不累呀!非要逞能買了硬座,什麼就十個小時,白天的車看看風景,忍忍就過去了!我可累壞了!”謝雲搶先抱怨起來。
這次郝衛東買票,老一代人的消費習慣,能省則省的心態,這次算是體驗了一把擁擠的滋味。
“那咱們就趕緊回家,吃飯休息!”郝強擁著兩人出站,隨手打了輛黃色面的,就是著名的天津大發。
1984年9月25日,我國第一輛由中日合作生產的微型汽車——國產大發hijet在天津市汽車製造廠順利駛下生產線。雖然第一批車型採用了簡單的cKd組裝模式生產,但價格低廉和經濟適用的特點也讓國產的天津大發受到了熱捧,產量得以逐漸的提升。
這輛車的結構簡單,體積很小但承載能力很強,既能裝貨也能裝人,維護方便油耗又不高……”這就是當時人們對於天津大發華利的普遍評價。這些優勢完美地貼合了當時特定歷史時期人們對於坐計程車出行的絕大部分需求,基本上可以說以相對低廉的價格替代了高階車型在計程車行業的地位,給老百姓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1993年的京都,“黃面的”的數量已經達到了3.5萬輛,佔據了當年計程車保有量的51%;10元\/10公里的起步價,超出部分每公里1元的價格讓人們大可忽略其冬冷夏熱,舒適感差等缺點。
曾經春晚小品諷刺“黃面的”是滿地蝗蟲一樣,的確是計程車佔比大戶,的哥也是碎嘴,一上車就和郝衛東天南海北的侃大山。
郝強打車一般不怎麼搭話,你只要一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