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龜茲(第1/5 頁)
荊鏑與孫樸離開西州已是十多天前,兩人跨馬飛奔,每經烽燧、驛站,立刻就能換上好馬,繼續上路。孫樸沉默寡言,看見什麼都懶得抬一抬眼皮。
兩人日夜兼程,只用了四天,就飛馳到龜茲。
孫樸拿著過所文書,進入龜茲,又懷揣裴行儉寫給杜懷寶的信,去安西都護府。
杜懷寶覽信之後,對孫樸十分客氣,說:“吐蕃的祿欽陵守在邊境,近期倒未必會興兵,不過,一旦安西都護府的兵員離開,他要麼就來攻打龜茲,要麼就去攻打焉耆,到時候情況就危急啦。吏部特意要你來報我知道,難道是想要袁公瑜主動出擊嗎?”
孫樸搖頭,說:“吏部說,袁副都護在郊外演練隊伍就好,千萬不要離開都護府,以免生出事端。”
“那如何對付吐蕃?”
“吏部說由他來處置。”
這是要安西都護對此置身事外了?杜懷寶聞言很驚訝,且十分迷惑。
他聽說孫樸還要去于闐,便親自為他安排馬匹和行裝。此時,安西副都護袁公瑜從門外進來,孫樸當即藉口要繼續趕路,退了出去。
兩人又飛馳兩天,來到沙漠邊緣,望著壯闊無際的沙海。
眼前的沙漠,名為圖倫磧,比莫賀延磧更廣大,沙漠另一面便是于闐王城。
圖倫磧附近的城鎮、戍堡,近年很多被吐蕃人佔據,唐人經過時需小心避開。孫樸還是扮作醫藥郎中,荊鏑扮作他的隨行。
正當夏日,熱意蒸人,廣闊的沙漠當中,數條河水涓涓流過,沿著河水有大大小小的綠洲、灘塗。在河流中甚至還有行人乘船。“這是神山道,旅人只能走這條路。”荊鏑聞言悄悄舒了口氣,看來圖倫磧闊大而炎熱,卻沒有莫賀延磧艱險。
雖有河流流淌,到底還是沙漠。至此路途險惡很多,每天天亮前一個時辰趕路,太陽昇起一個時辰之後放慢速度、準備休息。日曬最烈之時人馬都要棲息在樹蔭下或者河水裡,到了傍晚才能繼續上路,否則身體就會被燙傷。
流水忽急忽緩,有時幾乎像要乾涸了,然而在樹木之中,居然偶爾也有很簡陋的村寨。孫樸花很多錢買了食物和馬匹,也用藥物與村民交換。荊鏑見沿途樹上果子長得青翠,口渴難耐,不管不顧便要啃一口,孫樸立刻喝止了他。
荊鏑對西域十分無知,原本受裴行儉囑咐,什麼都聽孫樸的,此時見他博聞廣識,倒真的欽佩起來。他很好奇孫樸的經歷,但孫樸只是說:“圖倫磧在西域不算多麼難走的路,再往西邊翻過明鐵蓋山口,才是真正的死亡之旅。”
十天之後,荊鏑黑瘦了很多,孫樸看起來更是骨瘦如柴。
這天中午,孫樸發現僅存的兩匹馬也死了一匹。
傍晚兩人同乘一馬,馬匹累得氣喘吁吁,似也要栽倒了。兩人氣息奄奄,荊鏑幾乎覺得自己要倒斃在沙漠中。此時,孫樸突然面露喜色,大聲說:“前方是疏樹城城牆,快到沙漠盡頭了!”
荊鏑飢渴難耐,嘴裡嘟囔著,這輩子也不要再走一次沙漠了。他準備進城裡買馬,孫樸卻說:“城內有吐蕃奸細,會遇上截殺,不要進城。”
他們坐下吃了沙漠裡的最後一餐飯。
孫樸坐在火堆邊,又看了看裴行儉給他的錦囊,思索了很久,最後在火上將它燒掉了。
第二天,孫樸和荊鏑來到于闐王城外,兩人望見大片綠盈盈的桑林,幾乎有再世為人之感。這裡桑樹是用來養蠶的,于闐人信佛教,從中原引入蠶桑之後,不肯將蠶煮死取絲,認為是殺生,等到蠶咬破了繭子之後,才將破開的繭製作絲綿。這種絲綿當然遠遠不及中原錦緞,不過也足以供西域普通百姓日用。
隋朝時有中原人來到于闐,便說此地佛寺雄偉,人民殷盛,城傍花果有如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