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矯枉過正(第1/2 頁)
衣服上破了一個洞,我們去修補這個洞,必然會用比這個洞更大的布料去修補,這就是矯枉過正。
潘修禮渴望掙錢,渴望解決當前的困境,渴望翻身,可越是渴望越容易急功近利,最終陷入了更大的困境之中。
程坤在此時來到了濟南,常與潘修禮共同吃個飯,聊聊天什麼的。
正在尋覓人頭的潘修禮便瞅準了程坤。
他把程坤邀請到了工作室來,跟他介紹這個他認為好的事情,並且希望臨門一腳,一次性促成。
程坤被這滔滔不絕地講解震驚了,他坦言這是一個好事業,自己也羨慕那些開著飛龍汽車的成功人士,可當前自己確實沒有太多錢,無法加入。
潘修禮見程坤確實覺得事情好,便表示只要程坤認可這件事,錢的事他來解決。
程坤預設了潘修禮的承諾,兩哥倆也常常在一起謀劃再拓展自己的隊伍。
潘修禮見程坤確實在行動,與自己又是同學,便以程坤的名義交了八千元的加盟費。
也許是程坤太忙,也許是被邀約的人沒空,反正程坤欲邀請的人一直沒來。
漸漸地,潘修禮瞭解到,程坤的經濟壓力比自己還要大,他要還房貸,還要養他的小家庭,手底下根本沒有多餘的錢可供他支配。
潘修禮一時陷入了困頓之中,程坤不但不能促成自己業務的發展,自己還要時不時去幫襯下這個好兄弟。
被困難嚇倒,向來不是潘修禮的風格。
他抖擻下精神,繼續尋找其他合作伙伴。
吳建華是潘修禮的發小,自初中以來,兩人和其他三個同學保持著交流溝通,每年都會聚一聚。
吳建華很闖實,自己幹過餐飲,也跟著別人幹過水電師傅,是個理想型的合作伙伴,更為重要的是,他最近剛從天津回濟南,尚沒有事情可做。
潘修禮在王丹丹的協助下邀請了吳建華來考察他的專案。
吳建華並沒有像程坤一樣表現出多大的興趣來,潘修禮也就沒有深入去解釋這件事,但還是促使他加入了自己的團隊。
吳建華跟著自己開過幾次招商會,但是效果並不理想,他也沒有進一步行動。
潘修禮陷入了兩難境地:若繼續做這個事業下去,他還不知道要再邀請多少人,再花多少精力和時間,可收入卻沒有多少;若是不做這個事,自己又該何去何從。
他的壓力再次大了起來,開展業務需要花錢,養家也需要花錢。
潘修禮常常會騎著自己的摩托車在國道上狂奔,用勁風來舒緩壓力。
這年的冬天,潘修禮騎著摩托車回老家,七十公里的路程,他只用了一個多小時就到了家,甚至比汽車速度還快。
路上,他一直在狂奔,卻不佩戴護具,任由寒風侵蝕他的身體。
快到家的時候,他因為走了一條生路而迷了路,這才停下車來做了短暫休息。
這個時候,他才發現自己的雙腿已經凍麻,沒有了知覺。
潘修禮並不覺得有什麼,這點小事對他來說不算事,與當年騎腳踏車回家相比,簡直不值得一提。
野外沒有遮擋,寒風繼續吹著潘修禮,他的臉和耳朵被凍得通紅,他不在意,只是盯著那些枯黃的野草發愣。
“也許,我還比不上那些枯草。”
過了許久,潘修禮喃喃自言道。
在青島的時候,潘修禮見別人喊海,自己也想喊,可是卻喊不出來。
今天的情況下,他也是想喊出來,可依然喊不出來。
潘修禮還在發愁之際,就接到了程坤的電話,問他最近有沒有聯絡於港。
於港是潘修禮的大學同學,他與潘修禮聯絡密切,幾乎每隔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