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成立山西實業公司(第1/1 頁)
在三個月後,這些裝置都透過海運抵達天津,最終運到太原的時候,閻錫山都被震動了,他沒想到只是給了李志堅發去了幾千支步槍,現在李志堅就給他發回來這麼多的裝置,這遠不是他發到上海的那些軍火的貨款可以購買的到,李志堅肯定貼補了不少錢進去,這些裝置透過他聯絡的德國商人購買的話,沒有一千萬都根本拿不下來。
實際情況的確也正如閻錫山所判斷的那樣,這批裝置加上運費已經超過了三百萬,而晉綏軍的那批軍火,只賣了一百多萬,剩餘的二百多萬都是李志堅補上的。鍊鋼裝置和車床、銑床、軋機等都是重建兵工廠所必須的,有了這些裝置,太原兵工廠可以恢復很大一部分的生產了。
對於那套生產腳踏車的裝置,閻錫山實在不好意思再接受,認為這些是民用產品,就建議李志堅等人可以成立一些企業,自己經營。對於閻錫山的好意,李志堅也沒有拒絕,於是就成立了山西實業公司,來專門製造經營腳踏車。
閻錫山專門給李志堅發了嘉獎函,並且給他的軍銜又升了一級,李志堅在一年中升了兩級,成了上校。
到了1932年秋天,上海的房價又向上升了一些,李志堅用新購人的房產又貸更多的款,在美國又訂購了一批化肥生產裝置、發電裝置、皮革生產裝置、捲菸裝置和火柴裝置、製藥裝置、灌裝裝置等,李守義在採購的過程中得知有兩套五成新的汽車發動機和摩托發動機生產線要出售,李志堅咬咬牙,最終花了上百萬,將這兩套生產線也都買回了太原。
在幾個月後,山西實業公司旗下的化肥廠、電廠、火柴廠、捲菸廠、皮革廠、罐頭廠、藥廠都紛紛開始奠基。太原城內的各種建設在冬天都沒有停止,城內的這個冬天都比往年要熱鬧很多。
進入了1933年,上海的房價已經恢復了很多,幾乎達到了“一二八事變”之前的水平,經過李志堅的估算,經過一年多的倒騰上海房產,利潤已經有了一千幾百萬,並且上海的房價之後一段時間內還有上漲的空間,剩下的就慢慢出手,不必要馬上都變現。
在上海剩下的事就是慢慢將手中的房產變現就可以了,他在不在上海都影響不大,而現在購買的工廠裝置很多都已經運到了太原,各個廠子都在建設過程中,需要有人專門坐鎮,李志堅覺得他必須回到山西了,在上海留下一些兄弟就可以。
再次徵求了所有人的意見後,這次回到山西后李志堅自己要回到軍職,現在其餘兄弟們有兩條路可以走,一條是跟著他回到軍隊,另一條是現在山西實業公司也需要人手,不想再回到部隊的可以到山西實業公司,有了分給眾人的錢,弟兄們都不必再為錢而拼命,很多人就有了小富即安的心思,不想再去戰場上搏命。
最後想跟著李志堅回到部隊的只有60多個人,為首是以李傑為代表,其餘大多數的想在山西實業公司,對於弟兄們的選擇李志堅也都充分理解和尊重,山西實業公司旗下的工廠也需要有人來照看,這些兄弟都是經過李志堅考驗和認可的,總比用陌生人強。在上海李志堅留下50多個弟兄,由李守義帶領,同時還在本地招募了一批保安人員,現在他們在上海的房產價值不小,要防止紅眼的人搗亂,這些兄弟留到上海的房產都出售後再全部回到山西。
經過一段時間的安排,李志堅開始帶著準備回山西的兄弟們啟程,李志堅知道回了太原後,到時候需要汽車運輸的地方會非常多,而現在太原城內的汽車太少,想買都未必能有貨,況且在太原的汽車價格要比上海高很多,於是一口氣購買了六十多輛卡車,拉上一些從上海找的技術工人,車上放著油料和一些小型的器械,由眾兄弟開著開始返回山西,在路上各位弟兄輪換著開,這樣能使每個人都熟練的掌握開車技術,開車在現在可是非常吃香的手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