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征服者在清朝 > 第7章 忍痛放手

第7章 忍痛放手(第1/13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大明狗腿子時空亂敘穿越古代無理造反原神:楓丹的武道人仙大齊之君上傳奇大唐鎮國公御賜監察使養子斷親後,帶著親爹妻兒逆襲了蔚藍檔案:來自地牢的負罪者樹王大人:什麼?我成豐饒藥師了穿越之我在異世界捉鬼行屍走肉:我在末世賣軍火當老六後主劉禪:從救關羽開始大夏鎮遠侯我都皇叔了,叫劉備聲大哥怎麼了大秦:我說我不當宰相,扶蘇非要封我為王!當火影與崩鐵碰撞,期待這個故事動盪的大元貞觀六年遇見三歲小公主明末風雲:漢王重徵天下

隨著縣試的臨近,征服的內心充滿了矛盾和掙扎。自幼家庭貧困的現實讓他時常感到無力。儘管他心懷大志,希望透過科舉考試改變命運,給自己和慧心帶來更好的生活,但生活的重擔和未來的不確定性像陰影一樣縈繞在心頭。

在清朝的社會背景下,科舉制度被視為平民階層躋身仕途的唯一途徑。征服深知,只有透過縣試的選拔,才有可能進入鄉試,最終實現光宗耀祖的夢想。可是,考試的競爭極為激烈,尤其是對於像他這樣的寒門學子而言,沒有強大的家庭背景和充足的經濟支援,能夠脫穎而出的機會微乎其微。儘管如此,他從不曾放棄對知識的渴望和對命運的抗爭。

然而,隨著備考的深入,征服越來越感受到家庭貧困的桎梏。他的父母為了供他讀書,已經傾盡所有,家中的農田甚至已經抵押了一部分以籌措他的學費和生活費。面對這樣的現實,征服時常夜不能寐。他開始質疑,自己這樣投入全部精力於書本,真的能夠為家庭帶來改變嗎?如果最終名落孫山,不但自己的前途無望,也會給家人帶來更深的失望和更重的負擔。

征服並非沒有考慮過放棄。他的叔父早年間就勸說他放下書本,繼承家中的農事,幫助父母減輕負擔。然而,放棄意味著一生的平凡,他無法甘心。而且,慧心對他的期望也是促使他繼續奮鬥的重要動力。每當他想起慧心含淚的鼓勵,便又燃起不屈的鬥志,誓要透過努力改變自己和慧心的命運。

但對未來的迷茫和恐懼,常常在他心中滋生出各種念頭。白日裡他伏案讀書,夜晚卻時常被噩夢驚醒,夢裡是考場上無法解答的試題,和無法回報家人的期待。他越來越感受到現實的無情和自己力量的渺小。這種掙扎不僅是心理上的,也是精神上的,他的身體因長期緊張和缺乏休息變得虛弱,時常出現頭暈目眩的症狀。

征服的掙扎不僅僅源自個人的自我懷疑,還有來自社會階層固化的壓力。在清朝的科舉制度下,寒門學子雖然有機會參加考試,但由於家境貧寒,他們往往缺乏與富家子弟平等競爭的條件。那些富裕人家的子弟不僅能請名師指點,還有大量的書籍和時間供他們研究。而征服為了節省費用,只能靠從鄉里書塾借來的幾本舊書自學。即便如此,他仍舊懷揣著一種堅定的信念,不願放棄任何一次可以證明自己的機會。

另一方面,慧心的存在也讓征服的心情愈加複雜。他深愛著慧心,但也知道,慧心的家境優於自己,如果他無法考中功名,他們之間的差距將無法彌補。征服曾經設想過,若自己終究無法在科舉之路上取得成功,是否應該主動放棄這段感情,成全慧心的幸福?然而,每每想到慧心那溫柔的目光和兩人共同度過的時光,他便無法狠下心來。

這樣的情感糾葛令征服感到痛苦,但也成為他堅持下去的重要動力。清朝士人的榮譽感和責任心要求他必須盡全力追求自己的夢想,即使前路艱辛,也要不畏艱難。然而,他的內心卻常常陷入矛盾:一方面,書生本分是他的職責,他必須用功讀書,追求仕途光明;另一方面,他又不得不面對生活的種種壓力和家庭的期望,似乎每走一步都在承受著巨大的重擔。

征服時常在書案前思索著自己的未來。他反覆詢問自己,這一切的努力究竟是為了什麼?是為了逃離貧困,還是為了得到社會的認可?或者,僅僅是為了不辜負慧心的期望?每一個問題都讓他感到前所未有的沉重。他深知,在這個科舉制籠罩的社會里,名利既是他夢寐以求的東西,也是沉重的枷鎖。他是否真的願意付出一切去換取那可能只是鏡花水月的功名?

面對這些複雜的心緒,征服並沒有找到明確的答案。但他明白,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懈努力,在寒窗苦讀中尋求心靈的平靜。在清朝的社會氛圍下,科舉考試被視為知識分子改變命運的主要手段,這讓徵

目錄
三國:從篡奪江東基業開始異世搬運工大秦:我融合獸魂後無敵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