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年4月26日 北京釣魚臺(第1/2 頁)
第七十一章
1963年4月26日
北京 釣魚臺
深夜,一片靜謐,湖面平靜無波,小徑暗香浮動。
會客室裡半弧狀擺放的沙發上,只坐著中辦楊副主任和調查部孔部長、凌祥雲三人,他們低聲交談著,正在等什麼人。
凌祥雲彙報道:“我們從西貢站與高棉組之間的交通站截獲了9封密寫信件,內容極大可能與湘江計劃的行動方案有關。昨天,我們部裡派遣的破譯專家、密碼專家和痕檢專家由於鼎同志帶隊已經到達金邊,開始破譯工作,但破譯難度較大。”
孔部長答:“我已經看到袁耕同志的報告了。”
“本月23號,也就是大前天,我們的人在香港啟德機場堵截了西貢站站長,也是湘江計劃的直接負責人廖時亮,向他遞交了我的親筆信,內容是我方已洞悉湘江計劃的陰謀,警告他不得輕舉妄動。這個傢伙很滑頭,沒有明確答應我們的要求,但我們的目的已經達到了,就是要震懾敵人,擾亂他們的部署。”
孔部長頷首:“這是招妙手,對敵人的心理是沉重打擊,他們會百般猜測我們對計劃掌握的程度和資訊來源,對他們繼續實施既定計劃會有影響,還可能會造成敵人內部的混亂。但具體執行計劃的是高棉組,最關鍵的還是能否將高棉組一網打盡,這樣才能徹底粉碎敵人的罪惡計劃。”
凌祥雲繼續彙報說:“沈嶽這個傢伙很精,他是湘江計劃的總指揮,但他到了香港後,並沒有住在香港,而是住在中二組澳門特一組的駐地。我們已經掌握了他及隨從的確切住址。如果金邊那邊破譯不順利,無法拿到敵人的具體行動方案,在代表團出發之前,只要安全領導小組一聲令下,我們的行動小組就準備在澳門搞他一傢伙,最好把他抓捕回大陸。這樣,所謂湘江計劃就無秘可保,敵人的陰謀將徹底破產。”
“不到萬不得已,我們也不願採取極端措施,但中央的指示是使用一切手段確保代表團的安全。”楊副主任說著從資料夾裡拿出一張電報紙,“凌祥雲同志,你看看這個。”
凌祥雲接過來認真看著。
這是中國駐柬國大使館陳大使發給外交部的絕密電報,內容是報告柬國王在接到我方敵情通報後,基於安全考慮,建議我推遲代表團訪問。在電報抬頭空白處,有幾行飄逸的毛筆字批示,這字型凌祥雲非常熟悉。
“派王平大使先去柬國,利用他過去的老關係做工作,以保證代表團訪問安全。”
凌祥雲還沒來得及說些什麼,會客室的門開了,秘書請進來一位中等身材,步履矯健的中年人。凌祥雲認得他,正是建國後中國首批“將軍大使”之一,前任駐柬國大使王平。
王平與楊副主任握過手,看到孔部長和凌祥雲二人有些驚訝:“怎麼是你們二位?我還以為是外交部緊急找我呢。”
孔部長一邊與王平握手,一邊解釋道:“是領導同志親自下令安排專機去河南接的你。”
凌祥雲有些不解:“王大使,您怎麼在河南?”
“我常年駐外,對國內的情況都生疏了。從柬國卸任回國後,就讓我去河南南陽當地委書記。這不,那邊的情況還沒完全熟悉,又被緊急召回北京了。”說罷,王平爽朗地笑了。
楊副主任有些抱歉地說:“王平同志,把你從機場直接接到這裡,連家都沒回,是因為事情緊急。您先看看領導的指示。”說著遞上那張電報。“看過後,請凌祥雲同志詳細地把事情講給您。”
看完電報,聽完凌祥雲的詳盡講述,王平的臉色嚴峻起來。
楊副主任說道:“領導同志交待我,先聽聽王大使的意見。”
王平在1949年11月由兵團政治部主任調到剛組建的外交部,出任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