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年10月16日 臺北“國防部情報局”局長室(第1/3 頁)
第一百二十九章
1964年10月16日
臺北 “國防部情報局”局長室
讓葉翔沒有想到的是,僅僅在他出席“神斧行動”第一期學員結業式的半個月後,在中國西部羅布泊上空的一聲巨響震驚了全世界。這一天,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播音員用自豪而鏗鏘的語調向全世界宣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宣告》:
“一九六四年十月十六日十五時,中國在本國西部地區爆炸了一顆原子彈,成功地進行了第一次核試驗。”這是“加強國防建設的重大成就,對保衛世界和平的重大貢獻。”
平地一聲雷,不僅讓葉翔和臺灣當局,連華盛頓乃至整個西方世界全都為之目瞪口呆。
本來,臺灣經過努力好容易才得到美國人的許諾,可以就u-2拍攝回來的情報資料進行分享,但自己並沒有判讀能力,要知道u-2飛機出一趟偵察任務,沖洗出來的膠捲足以裝滿一間屋子,只能完全仰賴於美國中情局判讀和分析。據美方的研判:預計中國要用一年以上的時間才會實現原子彈的成功試爆,因此臺美共同策劃了所謂“神斧行動”,其內容就是直接派員進入大陸,對原子彈研製計劃進行毀滅性打擊,將還未呱呱墜地的嬰兒直接扼殺在母腹之中。至於說是暗殺主要科學家或工程師、直接襲擊核試驗基地還是破壞關鍵核心部件生產廠,因為準確情報欠缺,都還沒來得及具體籌劃呢。
羅布泊上空出乎意料的巨響讓臺北高層陷入一片恐慌,每個人心裡都清楚,這意味著大陸與臺灣軍事實力的完全翻轉,也同時意味著“國光計劃”徹底破產,國民黨多年來灌輸的迷夢和宣傳一下被戳穿。
臺灣緊急召開了“安全會議”,議題只有一個,如何應對中共的原子彈“衝擊波”。會上,葉翔為了化被動為主動,提出立即實施“神斧專案”,算是一個亡羊補牢的措施,得到與會各情報單位和軍方高層的一致贊同,會議責成情報局迅速拿出實施方案。
葉翔回到局裡,立刻找來一、二、三處的處長,攜帶著所有與大陸原子彈工程有關的情報資料,到他辦公室開會。
“上峰已經同意立即實施神斧專案,並責成我們立刻制定出具體實施方案。你們分別負責布建、情報、行動業務,你們說說,這個方案怎麼定?”說罷,便翻看著手中的匯總資料,不再說話。
三個處長互相望望,俱面露難色,誰也不主動發表意見。
葉翔翻完資料,往桌上一扔,望著情報處長:“怎麼?就這麼點資料?”
情報處長忙解釋到:“弄到這些材料已經很不容易了,有許多還是從公開發表的外電中編譯的。核彈工程涉及到中共的核心機密,保密級別屬於最高階,連一般的中共高幹都不知曉。我們根本沒有辦法得到更進一步的報告……”
葉翔擺擺手:“那就以這些情報資料為基礎和依託來設計行動方案。”他瞟了一眼行動處郭處長,“你們三處有什麼想法?”
郭處長輕咳一聲,挺直身體說到:“神斧的第一期學員已經結業,第二批學員也快了,人手上沒問題。關鍵在於目標的選擇,中共的原子彈研製成功比原先友邦的估算提前了不少時間,這讓我們很被動……”
“廢話就別說了,說說當下打算吧。”
“是,局長。”郭處長顯然做了一番準備,開始侃侃而談:
“大陸原子彈試爆成功後,接下來會怎麼走,值得好好分析研判。我認為,接下來無非有三個方向:一是鞏固成果,加大爆炸當量研製;二是實現核彈的小型化;三是加緊研發運載工具,也就是彈道導彈,不能遠端投射則不可能形成核威懾。那麼,我們的目標就應該往這三個方向去找。”
葉翔眼睛一亮:“有道理,郭處長看來是下了點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