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變局前夕(第1/2 頁)
第六十四章:變局前夕
林小羽站在荊州城樓上,望著遠方連綿的山巒,心中思緒萬千。如今的局勢愈發複雜,各方勢力暗流湧動,似是暴風雨前的寧靜。
城內,百姓們依舊過著平凡的日子,集市上熙熙攘攘,吆喝聲、議價聲交織在一起,全然不知這看似平靜的天下即將迎來新的變數。林小羽深知,自己所帶來的現代理念雖已在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但面對這亂世的紛爭,仍需步步為營。
“主公,據探子來報,曹操近日在許都頻繁調動兵馬,似有南征之意。”一員將領匆匆走上城樓,向林小羽稟報道。
林小羽微微皺眉,曹操的動向一直是他關注的重點。自官渡之戰後,曹操的勢力日益壯大,若其揮師南下,荊州必然首當其衝。“可知其兵力部署如何?”林小羽問道。
“曹操集結了青州、冀州之精銳,約有二十萬大軍,且糧草輜重準備充足,其先鋒大將乃是夏侯惇,麾下皆是虎狼之師。”將領神色凝重地回答。
林小羽心中暗自盤算,以荊州目前的兵力,雖經自己一番整頓訓練,但若正面與曹操交鋒,仍顯不足。況且,荊州內部新老勢力的融合尚未完全穩固,此時大戰,隱患頗多。
“傳令下去,加強城防工事,各營將士加緊操練,同時派細作繼續打探曹操軍中詳情,一有訊息即刻回報。”林小羽果斷下令,將領領命而去。
與此同時,江東孫權那邊也傳來訊息。周瑜在鄱陽湖日夜操練水軍,戰艦數量比之前又有所增加,而且新研製出了一種威力巨大的投石弩,射程遠超尋常弩箭,對水上作戰極為有利。林小羽明白,孫權一方對荊州也是虎視眈眈,只是忌憚於曹操的壓力,暫時未敢輕舉妄動。但如今曹操有南征之勢,孫權定會權衡利弊,尋找機會從中漁利。
在這內憂外患之際,林小羽決定先從內部著手,穩定人心,提升實力。他召集了荊州的文臣武將,在府中商議對策。
“如今曹操大軍壓境,我等當如何應對?諸公暢所欲言。”林小羽掃視著眾人,開口說道。
“主公,曹操勢大,依下官之見,不如向其示弱求和,獻上部分城池,以換取一時之安寧,待我軍壯大後再圖反擊。”一位老臣小心翼翼地提出自己的建議。
此言一出,立刻引起了一陣議論。不少人點頭表示贊同,認為這是權宜之計,可暫避鋒芒。但也有一些年輕將領面露不服之色,紛紛請戰,欲與曹操一決高下。
林小羽沉思片刻,搖了搖頭說道:“求和絕非長久之計。曹操野心勃勃,豈會因我等獻上幾座城池就善罷甘休?今日求和,明日他便會索要更多,直至將我等徹底吞併。唯有自強,方能在這亂世中立足。”
眾人聽了林小羽的話,紛紛陷入沉思。這時,諸葛亮輕搖羽扇,站起身來:“主公所言極是。亮以為,曹操雖兵多將廣,但遠道而來,人困馬乏,且北方士兵不習水戰,此乃其劣勢所在。我軍可利用荊州之地利,在長江沿線設防,同時聯合江東孫權,共抗曹操。如此一來,曹操未必能輕易取勝。”
諸葛亮的話如同一盞明燈,照亮了眾人心中的迷霧。林小羽微微點頭,讚許地看了諸葛亮一眼:“諸葛先生之言甚善。不過,聯合孫權一事需慎重謀劃,不可操之過急。”
隨後,眾人又商議了一番具體的防禦策略和軍事部署,便各自散去準備。林小羽則獨自留在府中,思考著下一步的行動。他深知,與曹操的這場大戰不可避免,而荊州的未來全繫於這場戰爭的勝負之上。
幾日後,林小羽親自前往軍營視察。只見士兵們士氣高昂,在將領的指揮下井然有序地進行著操練。長槍如龍,盾牌如牆,喊殺聲震天動地。林小羽心中稍感欣慰,這些日子的訓練總算沒有白費。
“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