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報名好聲音(第1/3 頁)
《好聲音》第一季啊,那可真是個熱鬧的時候,前期表現還算不錯,後期卻傳出了梁波的黑幕風波,不過呢,前四名選手依舊在歌壇上風生水起,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代表作。
要說發展最差的,可能就是吳莫仇了,但傳言他2013年最火的時候,商演接到手軟,狂賺一個億,連福布斯名人排行榜都上了前列。
剩下的金支文、涼博、吉克也各有千秋,代表作響噹噹。至於後來的幾季嘛,出名的就少多了,勉強能算出名的,也就張比晨和周紳了。
24年的時候,《好聲音》已經停播了,後來還改過幾次名字,現在大家一提《好聲音》,基本上都是負面評論滿天飛,黑幕傳言更是層出不窮。
但第一季啊,那可是下了血本的,為了保證質量,多數都是邀請的那些本來就實力超群或者有特色的選手。
這也就是《好聲音》從一開始不被看好,到後來能夠殺出重圍,成為現象級節目的一個重要原因。
從收視率就能看出來,開播的時候是一點幾,後來一路走高,那勢頭,簡直可以稱之為現象級節目了。所以啊,那時候最快出名的方式就是拿著好作品去參加《好聲音》,一舉成名天下知。
轉眼間,五月份就到了,《好聲音》的海選也開始了。秦天把demo寄給了節目組,然後就開始過上了提心吊膽的日子。雖然感覺自己的歌沒問題,但就怕節目組收不到,那自己不就白忙活一場了?
浙臺收到demo的評選人,一聽之下,驚喜萬分,大喊一聲“好”!這個男生的嗓音清澈,唱得真好,非常適合這個節目。
她馬上把這首歌彙報給了節目總監劉桌,劉桌一聽,也是覺得非常不錯,這首歌有火的潛質。
“通知秦天儘快來面試,就是資料上說年齡有點小,查查版權是否在手裡,是不是真的他寫的。要是的話,嘿,那可就是個寶貝了!”劉桌吩咐下邊人說道。
一個星期後,秦天的老爸接到了浙臺的來電,通知他們儘快過去面試。這個年代,智慧機才剛剛出現,學生根本就沒有手機。秦天請了假,坐著飛機就奔浙省去了。
說到選秀出道的小說啊,那就不能忽略毛毛的《消愁》《有一天我變得很有錢》《感覺自己是巨星》《像我這樣的人》。
不過啊,《好聲音》畢竟不是原唱比賽,比拼的是聲音。毛毛的歌雖然歌詞直達心絃,但編曲就差了點。這也是某花花敢批評他的原因。
參加比賽啊,有個要注意的地方就是,選擇的歌曲不要太簡單。你看《好聲音》就知道了,十個歌手八個飆高音,剩下的不是轉音就是花式唱腔。
因為比賽啊,尤其是海選階段,沒有人會靜下心來細細地聽你歌曲的內涵、是否感動人之類的。歌手太多,最多唱幾句,要不然一首歌三分鐘,全唱完的話,一天也選不了幾個。
沒用!
就那短短的幾句歌詞,你就得抓住評委的耳朵。要有特色,讓人覺得聽著眼前一亮,一下就能記住你。要不飆高音,要麼你音色特別。像張楚勝那流氓音色,一般人可比不了。
飆高音啊,就是一個最直接、最簡單的方法。所以你看比賽啊,高音居多。歌手節目也是如此。所以啊,也得分比賽歌曲和演唱歌曲。
不然的話,你很可能就被刷掉了。有不少有實力的歌手都沒透過海選呢,也是有一定原因的。比如李榮皓啊,在《好聲音》上就表現得不太好。
這也是秦天沒選擇《消愁》而選擇了《悟空》的原因。
來到海選場地一看啊,這可能就是第一季的場地吧?也是很簡陋啊。看見了三位評委老師,秦天就只認識其中一個——劉桌老師。還是上一輩子總看綜藝節目認識的呢,要不然一個都不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