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以一國之主對待(第1/2 頁)
北寧書局?
邱行知一頭霧水。
他如今好歹也是北寧城的知府大人,上上下下哪個事情他不知道?
北寧城何時多了一個北寧書局了?
“王爺,您該不會要效仿天皂閣,臨時弄個北寧書局出來吧?”
邱行知一臉警惕地望著秦軒。
上次香皂推廣,秦軒就是在北寧城直接買了一家鋪子,連內部裝修都沒改動,直接掛了個牌子就開售了。
“知我者先生也。”
秦軒哈哈大笑,書局叫什麼名字不重要,有個名頭和鋪面就行。
可邱行知不知道秦軒手裡還掌握著活字印刷術和造紙術,以為秦軒打算掛羊頭賣狗肉,連忙阻攔道:“王爺,咱們這是印書,不是賣香皂,就算您真的能夠哄來孔儒大人,你也得一兩銀子一本地真把書印出來啊!那可是要虧得血本無歸的。”
在當朝,有能力一兩銀子一本刊印的,除了那些大世家和門閥控制之下的書局之外,哪怕是之前的四大商會,也無力承擔。
畢竟《儒學》是儒聖孔儒一生心血,一旦刊印,必然供不應求。
但凡天下讀書人,誰不會買上一本?
到時若因虧本導致財力無以為繼,總不能停發吧?
這豈不是遭人笑話的同時,還要惹怒儒聖和天下的讀書人。
“此事我已有安排,你就儘管放心讓你師尊替我帶個口信便好。”
秦軒不打算將活字印刷術和造紙術說出來,一來是這種東西是真正的機密,比之香皂之類的製作工藝要珍貴了太多。
二來就算此刻秦軒說了,邱行知也不可能相信。
這不是信任度的問題,而是認知侷限。
“好吧,既然王爺如此執著,那行知便舍下這張老臉讓家師代傳口信。”
邱行知被逼得沒了辦法,只能無奈答應。
而就在北寧城關注到儒聖一事的時候,大啟皇宮之內,大啟皇帝秦天早已召集了諸多文臣前來商議。
“儒聖乃我大啟國人,這若是最後開課講學之地落在了外夷番邦之地,豈不是我大啟的笑話。”
吏部侍郎憂心忡忡地上稟:“陛下,我覺得可以請新晉國子監祭酒潘若安前往魯城,勸說儒聖來我大啟都城開課講學。”
“此計不妥。”
有人立刻反對,卻是禮部尚書站了出來:“潘若安雖然頗有才華,在士林之中也算德高望重,可你別忘了他的老師當年可是跟儒聖有過辯經之爭,雖然落敗,卻是被儒聖稱之為偽學之說,這要是潘若安真去了,恐怕連門都進不去。”
“不錯,尚書大人所言極是,吏部侍郎你此刻如此提議,是何居心?是巴不得立刻得罪儒聖,好讓我大啟蒙羞嗎?”
刑部侍郎鄧群藉機冷笑,這一大頂帽子扣下去,頓時嚇得那吏部侍郎渾身一抖,滾在地上不斷地磕頭否認。
大啟皇帝眉頭微微一皺,心中忽然就想到了邱行知。
要是他在,倒是可以請青山書院那邊出面聯絡儒聖。
可該死的邱行知,偏偏選擇支援秦軒,簡直十惡不赦。
“孔儒乃當代聖賢,不會因私人關係而偏袒任何一方,既然他已經提出條件,那便讓青雲書局出面攬下這《儒學》一書的刊印任務便是。”
大啟皇帝頭痛地下了命令。
這青雲書局便是大啟的皇家書局,乃是大啟境內數一數二的最大書局之一。
“陛下聖明,此舉必然可以請來儒聖入京。”
吏部尚書溫涼山躬身道:“不過青雲書局畢竟隸屬皇室,若是直接出面,怕是會惹來皇室與民爭利的非議,所以臣懇請陛下最好是從大啟三大書局之中則一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