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盛世世界(第1/2 頁)
大乾朝已經達到了真正的盛世境界,但這盛極必衰的道理,朕也深有體會。方真道,還有那神秘出現的純陽真人,他們都是修仙者,但他們也是我唯一的一點希望啊。”皇帝的目光似乎穿越了重重宮殿,投向了遙遠而未知的地方。
此時,楊波濤的身體彷彿受到了驚雷的衝擊,整個人都愣住了,只能呆滯地坐在土炕上,沉重的呼吸聲在這靜寂的夜空中迴盪。儘管這股能量並非真正的雷電,而是浩然聖人所留下的殘餘神通,但即便是這樣的威力也讓楊波濤感到極大的壓力,幾乎讓他精神受到重創。幸虧他的靈魂極其堅定,在面對浩然聖人強大無比的遺留法力時,無論是象徵著圓滿狀態的靈魂、還是佛相所化的靈魂,甚至是他自身的核心自我之魂,都能夠保持不為所動。
內視檢查中,楊波濤驚喜地發現自己的丹田內部,原本修煉出來的兩顆氣丸完好無損;不過,那重新構建起來的新核心之魂卻處於極端不穩定的狀態下,繼續受到來自遠方的強大威壓作用,如果無法突破這一障礙,他的心緒恐怕將難以恢復平靜。
“少爺!您這是要做什麼呀?修行可以另闢蹊徑,但也別做出違背自然規律之事呀,這麼做可是會遭受天譴懲罰的!”忠心耿耿的老僕人楊伯掙扎著從角落裡爬了過來,滿眼都是關切與焦急之色,大聲呼喚著他心目中最重要之人。
楊波濤聽到楊伯的話後,則是一陣喘息夾雜著狂放笑聲響起,“哈哈——”,隨後語氣堅定地回應道:“楊伯,請不要擔心,我沒有做任何違逆上蒼之舉,我的目的很簡單,只是想要給普天下所有的生靈指明一條新的出路罷了。”說罷轉向了一直站在旁側的小阿牛,眼神溫和又充滿期待:“小阿牛,你還願意跟我一起學習那被世人視為禁絕的知識嗎?”
“當然願意。”
\"很好,那你先回家去吧,把守村的孩子們聚集起來,等我下次來的時候,會傳授給你們真正能改變命運的學問。”
後來有人如此記載:
子牛疑惑不解問到:為什麼每當聖人出世之時總伴有驚雷閃電相伴?
至高者答曰: 因為每一次變革總是伴隨著挑戰天地既定規則的努力;而當這些新法則旨在為民造福時,即使是最為固執己見的大自然也會逐漸變得寬容接納起來。
就在這樣一個轉折性瞬間,楊波濤的心底如同在混沌未開之時突然間亮起了一束光芒,亦或是在乾涸欲絕之際意外發現了山間清澈流淌的甘甜溪水一般明亮清晰。他意識到,這不僅是對於當前所有法律體系的重大革新嘗試,更是對整個國度內所有百姓未來福祉產生深遠影響的關鍵一步。回憶起以前曾熟讀過的諸子百家著作中有關“順民心即順應天意”的論述,那時年輕而又懵懂的自己自然是毫無懷疑地接受了這個觀念。然而現在正打算徹底拋棄既有規則框架時,才猛然頓悟到其中潛藏著多麼深刻且令人悲哀的誤解——原來所謂的‘上達天聽’竟僅僅指的是民眾冤情需要呈報帝王知曉才能得到妥善解決,那麼所謂由君王代表的天意又怎能值得信賴呢?
聖明的君主還好說,一旦皇帝昏庸無能,天意如何能夠得到伸張呢?歷史上的野史中曾有過這樣的記載:古代有一位皇帝叫做惠帝。有一年,一府地區鬧饑荒。地方官員緊急上報朝廷,言辭懇切地描述災區人民因為飢餓而大量死亡的情景。這件事傳到了惠帝耳中,他疑惑不解,於是詢問手下的大臣:“這些百姓原本好好的,怎麼會餓死呢?”聽到這樣的問題,大臣們一時不知如何作答,只得耐心解釋道:“是因為那裡正遭遇自然災害,顆粒無收。”然而令人驚訝的是,惠帝卻天真爛漫地建議道:“那為什麼不叫他們多吃些肉粥呢?”此話一出,在場的所有朝臣無不震驚不已,簡直不敢相信自己所聽。
試問這樣完全不識民間疾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