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攻佔虎牢關(第1/3 頁)
早點這樣打仗多好?
袁紹命令一下達,所有前方的弓箭手們立即將手中的羽箭發射,箭如雨下,密密麻麻地直射入虎牢關內。
經過數次攻擊,眾方開始了衝鋒。
有計程車兵推動龐大的攻城車向前,旁邊有持盾步兵護航,以防敵人的反擊。
隨後,推著名為呂公車的巨大攻城機器的將士們緊跟而上。
這呂公車構造複雜,樓高三層以上,內部可以隱藏士卒,外覆堅皮,由人力或畜力拉動,能夠意外接近城垣。但由於虎牢關的高聳城牆,並非這呂公車能夠輕易攻破的。因此,諸侯們主要是利用它為弓箭手提供前進支援,與其上面的敵軍互射。
真正擔負攻堅重任的是那些推攻城車、肩負雲梯勇敢衝鋒陷陣的戰士。
這次聯軍之間展現了前所未有的協作,以前的爭鬥中從未見過這種合作精神。這種局面讓曹操既感動又苦惱。
漢朝的官員難道非要透過利益驅動才能全力為天子效勞嗎?這有多麼諷刺啊!
望著戰場上不斷前進並倒下的戰士們,張易內心感到一絲憐憫。雖然接受了陸文龍的戰場經驗,但他畢竟是個現代人。之前的戰鬥裡,他一直力求減少不必要計程車兵傷亡。
今天這樣的攻城戰役,對於他們來說還屬首次!
“主公不必難過!”
張易與劉伯溫並未親自上陣,作為領導者和謀士,衝鋒陷陣之事並不適合他們。
“多數軍隊成員都是剛剛招募的新兵,今日不經受這場攻城的考驗,將來我們要攻其他城池時又如何應對?”
劉伯溫如此安撫道。
歷史上攻城之戰從來都是最慘重的鬥爭形式之一,遠比 甚至水戰還要殘酷。張易內心的痛苦反應也十分正常。
“我理解這一點,從前不允許他們參與這類戰鬥是因為諸侯間缺乏同心協力的態度,那樣只會送死。”
“現在大家齊心協力了,那麼他們確實需要提前體驗並學會如何作戰。能從這戰鬥中生存下來的,必將是我南陽軍中最精英的力量!”
張易聲音低沉地說道。
這便是戰爭的現實,倖存者除自我療傷外別無選擇。
“此次戰亡士兵們的撫卹事宜要妥善安置好!”
“任何企圖染指此事的人都要嚴懲!”張易冷言道。
“屬下明白!”
劉伯溫應答。
張易冷峻的表情與四周歡慶勝利的諸侯們的笑容形成鮮明對比。李肅早已逃離了戰場。
虎牢關內的殘餘三萬餘名守軍,面對幾十萬兵力的持續攻勢已是無力抵擋。
諸侯們利用利益與鮮血打造的一把巨大錘子,成功打破了虎牢關的最後一扇門。他們隨即如同飢餓的野狼一樣,率領部隊迅速向著洛陽方向進軍。
連一向表現得謙和謹慎的徐州牧陶謙此時面孔猙獰扭曲,揮舞著長劍,喊口號聲稱要去營救皇帝。
封侯對於他們來說實在是太有吸引力了。“現在還有多少士兵?”張易催馬向前,劉伯溫和護衛營緊跟其後。
作為護衛營統領的典韋親自上前擔任先鋒,手持一把裂口處似乎不重要的環首刀,在人群間來回檢視。他的身上滿是血跡,有些是他人的,有些則是他自己負傷流下的。
趙雲同樣渾身沾滿了鮮血,但臉上卻透露出極度的振奮之情。
“主公!”薛仁貴走近,報告道:“剛剛末將粗略計算了一下,我們共計一萬兩千兵馬,其中輕傷有三千多名,重傷有一千餘名,另有九百七十二人為國捐軀。”
這個傷亡數字已經相當不錯了。在之前那場激烈的戰鬥中,有的侯國戰士甚至是赤手空拳或披掛幾塊木板就衝鋒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