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改變。(第1/2 頁)
棉紡廠在大動干戈進行改革,一個是停薪留職,另一個是錘子砸在牆上叮噹響——破牆開店。
基層的員工都覺得這是件好事,開一整排的店,吃喝穿用買賣方便。
看到下來視察的領導,紛紛提出自己的意見。
“領導,再修棟宿舍吧,現在廠裡工人多,根本不夠住!”
“破牆開店以後是不是把租金用來發獎金?”
“要是工資能提一提就好了,那麼多店鋪,工資都不夠花!”
領導轉身邁步回辦公室,一群人仍圍著他打聽。
他可說不出什麼應允的話來,他雖是領導,但他上面有領導,上上面還有領導。
改革以來政策接納知青,職工子弟頂替或分配,使得廠裡工人人數只增不減。
工廠產出來的布因為仍在計劃經濟,買賣額度就那麼些,價格限死,銷售渠道限死,只有進來的人限不死。
經濟效益收入微薄,倉庫裡多產出來的布已堆積如山,岌岌可危。
張敏現在讀初一,張阿妹已經盤算好吳建國的頂替名額,一趟一趟的跑去人事部問情況,非親生孩子,能否用這個名額。
“能用,重組家庭也是享有政策的。”
得到確切答案的她,喜上眉梢,鐵飯碗穩了。
張阿妹只有一個孩子,提早為張敏鋪好日後的路子,是她最大的期望。
結婚時湊三十六條腿的債去年才還完,要不是吳建國有名額,張阿妹才不願意嫁給他,難道圖他窮,圖他帶孩子,圖他長得沒點秀氣。
.......
宋瑩,黃玲是車間裡的二把手,對於停薪留職的話術是一點沒理。
鐵飯碗工資低,只要廠別嫌我懶,我就不嫌你少,這麼將就過日子但求穩定。
吳珊珊撿了許多雞蛋,張阿妹讓張敏拿了十個送過去給莊林兩家,也算是還了過年過節莊林兩家給他們送吃的情,其餘全送去給李一鳴以五分一個收掉。
吳珊珊聽著牆那頭黃玲說莊圖南喜歡吃雞蛋,臉上泛起漣漪。
她喜歡聽莊圖南講學校趣事,看他寫與附中不一樣的作業本,把自己寫下的稿給莊圖南看諮詢意見,可莊圖南總說她的文字少了些靈氣,寄去報刊或許徒勞。
她默默下定決心,高中要考去一中,跟莊圖南一樣看更廣闊的天地。
.........
李一鳴成功拿下小巷裡第一個個體工商營業執照,準備大幹一番。
他拿貨時看到外貿公司出口到國外去的手工毛衣,手工費都是用美金來算的,利潤頗豐。
買了兩本毛衣雜誌給黃玲宋瑩看,請她們編織毛衣,看她們忐忑不安,李一鳴馬上拿出五十塊錢當定金交給,以安她們害怕的心。
兩人有錢握手,什麼怕都變沒有,有錢不掙是王八蛋!
在改革的浪潮下,大家都發生著從未想過的改變。
.........
自從林多多當上語文課代表,林棟哲就有些恨她。
每次收到作業本,林多多都把他的放到最面上,迫得老師不得不第一個檢查他的作業。
這回作文《記一件小事》,林棟哲就被老師當為離題文章作講解。
“記一件小事,它的重點是事,而不是這件事裡的主角是個什麼性格的人。要是別的老師抓緊分扣,這種作文只能拿零分,好心的老師或許會給個同情分合格,但以後在考場上,分數差之毫釐,繆以千里。望同學們以林棟哲為戒,務必抓緊題目中心!”
“好!”
回到家,兩人馬上開始對罵戰爭。
林棟哲嚎著說:“林多多!都怪你!本來我寫的就不容易,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