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忠臣(第1/1 頁)
回來帳內,完顏京嘆道:“今日看到了兩個忠臣,於宋而言,也算不易!”
完顏宗望坐下喝了口茶,問道:“兩個?為何為父只看到一個?”
完顏京吃驚道:“難道那個秦檜不是?在死人面前還敢提出異議,如此不畏死的人難道不算忠臣?”
完顏宗望微笑道:“我看他不是不怕死,更象是明知不會死才出頭,好讓宗翰對他的才學與膽識另眼相看,更能在宋主面前博得個忠臣的美名!”
“何以見得?孩兒不懂,還請父王明示!”完顏京低頭請教。
“象李若水這種不惜貶辱我大金來維護其主子,這才是孤注一擲一心一意,真正不怕死的忠君之臣,但這樣的憨直之人也就非死不可了。如秦檜,以立宋君為名,對我國恭敬頌揚有加,好似乞憐。這般兩邊討好的油滑之人,你想宗翰豈會忍心殺他?”
聽了這話,完顏京回想秦檜說過的那些話,似乎有點懂了,說道:“孩兒覺得此人口齒伶俐,說出的話不但有理,更讓人聽了很舒服,絕非如李侍郎那般張口便令人下不了臺。看來他是有心要以好言相勸來達成其目的。”
“你看他稱呼我國便可知了。宋人雖對我表面卑躬屈膝,但在他們心底裡多數是看不起我們這種新興蠻夷之邦的。而我國與遼一樣喜歡用南北朝的稱謂。他一口一個北朝,或是上邦,措詞上心細如髮,語氣又婉轉動聽。有如此機心又具才辯的人是個罕見的人才,將來功名未必會在為父之下。”
聽了這番話,完顏京不服道:“那他為何就不是忠臣了?相比於李若水這般憨直忠臣,他說話講究策略,更為機智,能以理服人易為人所接受,才利於達成目的。孩兒覺得他應該是宋臣裡面一個極聰明的忠臣!”
完顏宗望哈哈大笑道:“我兒嫩矣!記住為父一句話,這世上的忠臣無論多少種,唯獨不會有極聰明的一種。一個人如若真的太聰明,那就肯定做不了忠臣了。他只會忠於自己,不會選擇忠於任何人,所以忠臣真只有李若水這樣的憨人才能做的。”
完顏京聽後點了點頭,似懂非懂,又忍不住問道:“那蜀漢諸葛孔明難道不是個後世人人敬仰的大忠臣?”
完顏宗望捊須微微搖首笑道:“若北伐成功,是否忠臣也得兩說了!”
完顏京沉吟一會,想起什麼道:“孩兒記得以前漢人的一首詩,叫:‘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父王是這個意思吧?”
“不錯,人常說蓋棺才能論定,其實很多時候棺蓋上了,人是什麼人,也未必能論定得了,因為有很多秘密被他帶進棺材裡去了。好了不說這個了,馬上要起程回國了,你也快去收拾一下吧!”完顏宗望催促道。
“父王,為何這麼急著要撤?難道真怕了那個趙構不成?”
“你不可輕敵,朝廷得到情報康王構去叫的救兵已越過潼關,距離我軍很近了。但他卻沒有立刻前來救其父兄,懷疑是在部署軍隊,想截斷我軍的退路。我人數有限,在這裡人生地疏,宋人又皆視我為仇。在天時地利人和上還不足以混一南北,故只能暫且立宋國的主和派代表張邦昌為帝,我及早撤軍再觀形勢而動。這是上意,為穩妥起見,為父認為並無不妥。”
“不知父王是不夠聰明的忠臣,還是極聰明的不忠之臣?”完顏京忽然輕聲在其耳邊問道。
完顏宗望聞聽變色,斥道:“這話是你小子該問的嗎?給老子滾出去!”完顏京惶恐之下,忙退出了牙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