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第1/4 頁)
玉泉社群黨支部書記崔金姬心裡時刻裝著老百姓,依託企業經濟建設,給社群的居民全部買了養老保險。
養老保險全稱社會基本養老保險,是國家和社會根據一定的法律和法規,為勞動者在達到國家規定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退出勞動崗位後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
養老保險是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保險四大險種中最重要的險種之一。養老保險的目的是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為其提供穩定可靠的生活來源。
企業按本企業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總額的20%繳納,職工個人按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收入的8%繳納;單位負責參保並代扣代繳個人部分,單位繳納單位部分。
基本養老保險為了老有所養,勞動者到了法定退休年齡可以領取退休金;基本醫療保險生病作為醫療報銷用的;工傷保險是職工發生工傷,支付醫療費用或者賠償有關工傷待遇的;失業保險是職工失業後,領取生活費的;生育保險是職工生育作為生育報銷和有關待遇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二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
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
徐家坳村、楊家坳村和孫家坡村合併成立了翠微社群,翠微社群轄區有九個民營企業、一個職工醫院和一個小學,轄區常住人口1.15萬人,社群黨支部書記是徐家強,副書記是楊樹江河賀英愛。
在翠微社群和玉泉社群聯誼會上,徐家強問崔金姬:“崔書記,你們社群有多少人口?”
“我們社群常住人口有8100多人,光酒廠和啤酒廠的職工與家屬就有5000多人。”崔金姬說。
“咱們兩個社群入口接近兩萬,萬人社群的管理工作責任重大,我們不能馬虎。”徐家強說。
“徐書記,社群管理和社群治理有什麼區別?”崔金姬問。
“崔書記,治理包含的範圍更大,它包括整個架構和機制的搭建、維護和運轉,社群範圍內的多個政府、非政府組織機構,依據正式的法律、法規以及非正式社群規範、公約、約定等。而管理是社群內部各種機構、團體或組織。
管理是治理的運轉部分,它的前提是架構已經搭好,管理者與被管理者都被安排在一個預先制定好的嚴格的層級裡面,按照至少是主體確定的制度體系來運作的。
面對個體的地位相對平等或內部層級沒有固化、個體間關係尚存較大變數的群體時,我們說的是治理。而那些個體間結構關係及個體間相對地位已經穩固的情況,我們說的是管理。”徐家強說。
“社群管理具有什麼特點?”崔金姬又問。
“社群管理具有區域性、層次性、互助性、複雜性、綜合性、動態性。社群管理的地域和人群相對固定;社群管理的組織形式多樣化,以街道黨工委和辦事處為主,其它政府職能機構的派出機構為輔;社群管理的性質側重於群眾性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強調社群群眾的參與。”徐家強說。
“翠微社群是如何管理的?”崔金姬再問。
“我們社群的社群管理主要是在社群內部各種機構、團體或組織,為了維持社群的正常秩序,促進社群的發展和繁榮,滿足社群居民物質和文化活動等特定需要而進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