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我給老康當皇后20(第1/2 頁)
渾身冷的要死,感覺都僵硬了,偏偏身體活動跟正常人沒區別。
就是純純凍著受罪,身體精神雙重摺磨,且不知道什麼時候結束,或是什麼時候死了才算是徹底解脫。
才十七歲的康熙這會兒滿心複雜。
因為在他看來,當朝皇后願意臣服佛主,就是彌補之前的道德綁架,也是赫舍裡皇后付出的代價。
少年夫妻,這會兒他是心疼赫舍裡皇后的。
身為皇帝,這會兒他無法指責佛主做的太過了。
而身為凡人,對真佛現世的喜悅之情驟減,匪夷所思的懲罰手段,防不勝防,真佛現世於皇權來說是利是害不好說,可威脅皇權是一定的。
不只是康熙如此想,太皇太后也是一樣的思維。
赫舍裡皇后如今活的煎熬,繼續掌管宮務就比較勉強了。
所以康熙和太皇太后就讓太后暫管宮務,對外說赫舍裡皇后感念佛主救治承祜,要誠心禮佛三年。
總不能說一國皇后被佛主懲罰了的話吧?
那會瞬間抬高佛主在大清的影響力,本來就沒徹底安穩的政權、皇權只會更加動盪,且天下百姓到時候會聽誰的?
那些漢人,怕是寧可佛主成為當代武則天也不願意繼續服從滿人的統治。
送走了康熙祖孫三人,赫舍裡皇后才鬆了口氣,難受著呢,壓根不想伺候這些人。
躺了一會兒,赫舍裡皇后又從床上爬起來:“把坤寧宮所有布料都拿來,尤其是明黃色的布料,本宮要親自給佛主做衣服。”
赫舍裡皇后不想死,既然佛門說她錯了,她認,也會誠心改錯以及補救。
堂堂一國皇后,活成她這樣,說出去誰信呢?
康熙送太皇太后回去慈寧宮,太后找了藉口離開,祖孫倆敘話。
太皇太后張了張口,想說佛主出現對大清不是好事兒,可又忌憚說出來了,她就要跟孫媳婦兒作伴去了,只能閉嘴。
康熙沉默了一會兒才開口:“皇瑪嬤,佛公那一系不少太監都在宮裡呢,這些人,孫兒以前還想著找個好聽的藉口送出宮榮養起來的,現在怕是不好動這些人了。”
一個受罰的赫舍裡皇后,的確是嚇到康熙了。
太皇太后點頭:“不著急,暫時先留在宮裡,品級先給提起來,都暫時做個首領太監吧,至於他們手裡管著的事兒,先不動,另騰出來一座宮殿專門供他們居住。”
要不然還能怎麼辦呢?
沒摸清楚跟佛主之間和平相處的規律前,有關佛主的一切都要謹慎小心對待。
“哀家這就去信科爾沁,蒙古也應該跟朝廷一起供奉佛主,至少佛主的寺廟要修建起來,如今國庫不豐,蒙古該出力了。”太皇太后知道朝廷窮,可修建一個真佛的寺廟可是大工程,讓皇室出錢修,皇室成員怕是湊一起要變賣不少好東西才能湊的出來這筆錢,那大清的臉面可就要丟盡了。
皇室丟不起這個人,太皇太后也不得不把蒙古拉出來。
康熙閉了閉眼睛:“已經兩宮皇后了,不可能再多一個皇后,科爾沁要是不嫌棄皇貴妃位分低,就送表妹來吧。”
窮的要賣後宮妃位,康熙憋屈的不行,還沒從佛主身上得到好處呢,自己就先賣身了。
太皇太后這才滿意,兩宮皇后,一個滿人、一個漢人,蒙古人做個皇貴妃足夠了,畢竟還有她和太后活著,也都是蒙古人。
太后回去自己的壽康宮,就先讓人去找內務府的總管太監過來。
等人來了,直接吩咐:“日常用度,按照皇帝的最高規格,再從哀家的份例裡分出一成成份例,加一起按時給佛主送去,這事兒可不能馬虎,虧了誰都不能虧了佛主。”
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