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童貫(第1/2 頁)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千里江山圖》被一位年僅18歲的天才畫家王希孟繪製出來,被奸相蔡京獲得,親自題名呈現給徽宗趙佶,誇讚趙佶治理宋朝江山繁榮昌盛,一幅大好河山的景象,趙佶龍顏大悅。
徽宗趙佶感受到《千里江山圖》展示的大宋朝繁榮昌盛,雄心爆漲,雄心壯志在心中迅速膨脹,感覺自己已經成為宋朝歷代皇帝之最,前七代先帝都完成不了的收復燕雲十六州大任,居然會在自己手裡、完成。
感覺自己已經不是一般的皇帝了,為了顯示自己跟一般皇帝不同,專門大赦天下,改公主為帝姬名,以示區別。
(注:“《千里江山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圖之一現存於北京博物館,作者北宋王希孟,縱51.5cm,橫1191.5cm絹本畫”,該畫將煙波浩渺的江河、層巒起伏的群山構成了一幅美妙的江南山水圖,展現了北宋的繁榮昌盛),所以徽宗趙佶才那麼高興。
《千里江山圖》是與《清明上河圖》齊名,且是同一時期產物,不同的是《清明上河圖》描繪的是汴京城的繁榮富強。
徽宗趙佶時期,政治雖然腐敗,但是在西北對西夏作戰還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勝利,奪取了橫山一線地區,迫使西夏求和稱臣。
執掌西北兵權二十年的奸臣童貫打起了遼國主意,因為神宗遺志:收復燕雲十六州者封王爵。
政和元年,趙佶派鄭允中為賀遼生辰使,去給遼國皇帝天祚帝祝壽,童貫主動要求為副使,目的是為了打探遼國國情。
出使遼國時,原燕雲漢族大戶子弟馬植在遼國不受重用,聽說童貫是宋朝皇帝身邊寵臣,於是主動去結識了童貫。
馬植向童貫述說了聯金滅遼之策,正中童貫心思,於是引薦他給徽宗趙佶,馬植獻聯金滅遼之策,以“念燕民塗炭之苦,復中國往昔之疆”,並斷言,燕雲漢人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趙佶大喜,賜馬植姓趙,改名良嗣,參與伐遼之謀劃。
但實際上,燕雲十六州已被遼國統治一百多年了,已經習慣了,並沒有中原漢人那種強烈夷漢觀念。
只有馬植那種燕雲漢人之中的大戶得不到遼國統治者重用,才渴望迴歸宋朝懷抱。
遼國
遼聖宗病逝後,天祚帝耶律延禧即位,在位期間,遼朝也是政治腐敗、人心渙散、內外矛盾激化,面對危機,耶律延禧不思進取,無所作為,反而一味遊畋享樂,尤其是最喜愛打獵。
天祚帝昏庸無能喜武愛好與徽宗喜文不相上下。
金國
遼朝日益衰落,此時強大的完顏阿骨打帶領女真族在遼東的白山黑水中崛起。
1115年,完顏阿骨打建立金國,正式稱帝,改名為完顏旻即金太祖。
向遼國開戰,進兵益州,直搗黃龍府,遼兵節節敗退,黃龍府陷落金人之手。
遼天祚皇帝得報,起兵七十萬,御駕親征,欲奪回黃龍府。
別看完顏阿骨打是北方的少數民族,遠離中華文明,對兵法並不陌生。
當他得知遼天祚皇帝率七十萬大軍御駕親征,來勢洶洶,此戰凶多吉少,為了激勵士氣,他使了一招激將法。
完顏阿骨打將眾將士召集在一起,當著大家的面,假裝要自殺。
當身邊的人奪下他手中的刀時,他哭著對大家說:
“我帶你們起兵,是無法忍受遼邦對我女真族民的殘暴欺凌,故此自立為國,讓我們女真人自己管理自己的事,不受外人欺負。”
“今天,遼主天祚皇帝耶律延禧率七十萬大軍御駕親征,聲勢浩大,金國是擋不住遼兵這次進攻的,為了免除族人的災難,看來只有殺了我,你們拿著我的人頭,去迎接遼主吧!”
女真族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