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泰昌大明 > 第100章 密旨

第100章 密旨(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穿越三國之騎砍風雲我也穿越了君臨天下報告!玩家帶著寶劍征戰四方去了嫌我功高震主,我黃袍加身你哭啥?斬神:團寵在假面,王面他超愛東京喰種:噬魂搜查官小巷人家:神級選擇,怒懟莊家!終極一班之異世遊歷斬神:提瓦特博物館,禁物批發!明朝皇帝往事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寶可夢:小智要屠神四合院:我搬出去後,傻柱慌了穿越到柯南世界裡,變團寵四合院,眾禽大膽,我乃本科巔峰我教原始人搞建設穿越成崇禎,重建大明河山綜漫:光是紐帶,永不言棄宋終:一拳鎮關西水滸:開局買下樑山,造反不招安

徐光啟覺得自己快要瘋掉了。

冬月初一,皇上頒旨,詔令早朝改制。對此,內閣六大閣員置若罔聞,集體裝死。

這可苦了身兼鴻臚寺卿和禮部尚書的徐光啟。因為這兩個職務都和朝會有關係。朝會傳統屬於“禮”的範疇,歸禮部管;而朝會秩序及主持則歸鴻臚寺管。

前前後後已經來了好幾波人,他們措辭不同,但意思只有一個:趕緊上疏勸諫皇帝,讓皇帝迷途知返收回成命。

其中,翰林院裡面那幫成天研究經史子集的年輕翰林們叫得最兇,他們甚至組織起幾十號人跑到徐光啟家裡要他給個說法。

可徐光啟根本就不想摻和這檔子事兒,改元、春闈、頒行天下的歷法、明年春季的春耕禮這些事情哪件不比朝會改制這種小事來得重要。

但言官可不管你這些。你不上疏勸諫皇帝是吧?那我們就上疏彈劾你。

於是,翰林們和言官們開始了“兩條腿走路”。一面引經據典以興亡之道勸諫皇帝,一面則擼起袖子跟內閣和禮部過不去。

在大明朝的歷史上,集體上疏會遵循一定的程例或是順序。最先往往由職位較低的官員以委婉的文字上奏,之後接踵而至的奏章詞句會越來越激烈,上奏的人的級別也會越來越高。

在這個過程中,皇帝會因為震怒而下令處分這些讓他不快的人。但之後,在他們之上的高階官員會以“此事乃公意之體現”為由,請求皇帝宥免上疏奏事的官員。

請求宥免的疏奏裡難免會夾帶官員自己對此事件的看法,這便迫使整個朝堂捲入這場紛爭。

抗議成功自然最好,但即使抗議最終失敗,也可以鼓動輿論,發揚士氣。

如果皇帝降旨廷杖,出現犧牲,那便可以青史留名、流芳百世。總而言之,怎樣都不會虧。

不過這一次,翰林和言官們的攻勢就像是打在棉花上了一樣。遞上去的奏疏不是不批,而是全被批為“知道了”。皇帝沒有震怒,也沒有懲處發起第一波攻勢的低階官員,因此高階別的官員就不用出面發表自己的意見。

更有甚者,皇帝竟然頒佈詔令讓內閣及各部正常辦公,嚴令各衙堂官不得以被參劾為由怠誤自己的本職工作。

朱常洛之所以頒佈這道詔令,是因為本朝還有一個慣例。即,被參劾的官員應當停止一切公私往來,在家靜候處置。但在朱常洛看來,這個慣例簡直不可理喻。

尤其是現在這個時候,東林黨與“反東林聯盟”之間還在暗中較勁,幾乎每個閣員和堂官都受到了彈劾。其中徐光啟遭到的抨擊最多。要是真按慣例辦事,整個朝廷非癱瘓了不可。為了不讓朝廷癱瘓,就只有讓朝官裝死了。

“身居部堂卻不知祖制常禮,尸位素餐,毫無作為實貽費朝廷公帑之蛀蟲”徐光啟看著彈劾自己的奏疏眼皮狂跳:這些人措辭越來越過分了等等,這個署名,這不是東林黨的言官嗎?

就在徐光啟被各種事情搞得焦頭爛額的時候,門房衙役快步走到徐光啟的身邊,說道:“部堂大人,宮裡來了人說要見您。”

徐光啟原本還在思考,究竟是誰指使派系內部的喉舌來攻擊自己。可門房衙役的呼喚卻打斷了徐光啟的思緒。“宮裡?哪個衙門?來辦什麼事兒的?”

皇城裡住著幾萬人,每個都算是宮裡來的。

“他說自己是司禮監中書房的。想讓部堂大人幫忙看看,明年元旦的對聯合不合禮制。”門房衙役回答道。

司禮監中書房,專管文華殿所寫書籍、對聯等件。是司禮監繫統裡最沒有油水的司局。

“讓他去後室待著,等我把手上的事情處理完再見他。”徐光啟一副很不重視的樣子。

小兩刻鐘後,徐光啟總算是“忙完了”手頭的事情

目錄
北宋:開局遇見李清照撿到未來黑科技,我卻用來幹實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