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泰昌大明 > 第75章 六合之內、皇帝之土

第75章 六合之內、皇帝之土(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穿越三國之騎砍風雲我也穿越了君臨天下報告!玩家帶著寶劍征戰四方去了嫌我功高震主,我黃袍加身你哭啥?斬神:團寵在假面,王面他超愛東京喰種:噬魂搜查官小巷人家:神級選擇,怒懟莊家!終極一班之異世遊歷斬神:提瓦特博物館,禁物批發!明朝皇帝往事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寶可夢:小智要屠神四合院:我搬出去後,傻柱慌了穿越到柯南世界裡,變團寵四合院,眾禽大膽,我乃本科巔峰我教原始人搞建設穿越成崇禎,重建大明河山綜漫:光是紐帶,永不言棄宋終:一拳鎮關西水滸:開局買下樑山,造反不招安

罪除,民安的高呼發出後,行刑正式結束,囚犯被帶走。並披上保暖的外衣。

這時,烏雲稍微薄了些,高懸九天的烈陽雖然仍舊沒有穿破雲層,但他的光亮卻被無數冰晶反射蔓散開來。

天子走下觀刑臺,這時皇城凸角的百姓都以為儀式就此結束。而樓臺下的文武百官則感到疑惑,因為儀式結束之後,黔首及官員需要再次向天子行五拜三叩首的大禮,不行此禮,儀式就是不完整的。

而在承天門樓臺上的一眾高階文武官僚卻看得清楚。觀禮臺旁邊不僅放著劍架,還有一個安置玉圭的祭臺。

天子將刻著“除罪安民”的玉圭放到祭臺上,這代表“罪已除”、“民已安”。緊接著,天子戴上瓜形武弁,武弁服自此才算穿戴完全。皇帝頭戴的武弁和武將軍士所用的頭盔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只不過將士的頭盔是布質並內藏鐵片、外裝鐵釘,而皇帝的武弁則以皮條折綴而成,外裝的鐵釘也被寶石取代。

禮部尚書徐光啟看到這一幕眉頭微皺,因為帽子和衣服分開穿的行為是未有先例的。

不過他什麼也沒說。天子嘛,口含天憲,沒有先例創造一個先例就是了。皇上沒有學嘉靖帝往自己的頭上戴綠色的香葉冠已經非常不錯了。

戴好武弁,天子又走到劍架前,將那柄寬厚的雙手禮劍捧起來。

天子回到觀刑臺,取下劍鞘,然後以雙手握住劍柄,將劍鋒對準觀刑臺上的卡口,然後重重地插了進去。

“奏樂!”

巨號再次鳴響起來,不過這次不是由遠及近、漸次加強,而是巨號齊鳴。早在第一次鳴號結束之後,鐘鼓司的掌印太監便按照事先的計劃,指揮著宦官扛著巨號來到皇城南牆上的預定位置,與這些巨號同來的還有鼓、金、金鉦、杖鼓、板等依仗專用的樂器。

咚!咚!咚!咚咚咚!

鼓號之聲協奏共振,在瓦片上引發了小規模的雪崩。

這時,原本背對而立拱衛御道的大漢將軍們,整齊劃一地轉身朝向承天門樓,然後單膝下跪。

他們的舉動帶動了周圍觀禮的人,三千百姓面朝主君再次下跪,而皇城凸角外、錦衣衛拒馬內的民眾,則透過大明門兩開的門洞看見御道兩側的情形,亦不由自主地跪下了。

從眾效應在此刻發揮得淋漓盡致,沒有人下令要求跪拜,但皇城南牆外的數萬黔首卻再次齊跪。

“六合之內,皇帝之土!”恢宏的凱歌宛如天降。

“西涉流沙,南盡北戶!”

“東有東海,北過大夏!”

《大明會典》載,皇城城牆周圍長三千三百二十五丈九尺四寸,約合二十一里。現在,西緝事廠全體官兵及御馬監勇士營合五千五百四十人,以每六尺一崗的站位,均勻分佈在整段城牆上。

在奏樂之前,除了南牆上的一千餘人,其他官兵一直在保持沉默,現在,剩下的四千餘人也加入到合唱之中。

“人跡所至,無不臣者!”

“功蓋五帝,澤及牛馬!”

“莫不受德,各安其宇!”

聽到“六合之內,皇帝之土”的時候,司禮監的三位大太監便領頭下跪了。這樣一來,門樓上的文武高官又怎會不知這是一個頌聖的時刻。

但眾位大臣沒弄明白皇上這是在唱哪一齣,所以一時間找不到合適的語言。直到五千衛士的仿天洪音唱到“功蓋五帝,澤及牛馬”的時候,方從哲才反應了過來:“這是琅琊刻石?”

《琅琊刻石》是刊刻於秦代的一方摩崖石刻,分為兩部分,前半部分刻於秦始皇二十八年,共四百九十七字,其中前二百九十八字用以記述秦始皇統一天下的功績,稱為“始皇頌詩”。

而皇城五千衛士方才唱的就是

目錄
北宋:開局遇見李清照撿到未來黑科技,我卻用來幹實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