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泰昌大明 > 第13章 數學與天才

第13章 數學與天才(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被挖根骨後小可憐成了掌門心尖寵諸天穿越,從慕容復開始四合院之我的媳婦有點多明末:懶漢的逆襲人生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一統大宋仙秦:從沙丘宮變開始紅樓裡拿個童年動漫系統是什麼鬼這是一條神奇的天幕胖女穿越還情債農夫相公是皇孫我用AI穿越歷史之從洪荒到現代大盛風華:退婚後我成權相你哭啥重生三國之中興大漢綜漫:瑞露穿越大明朱雄英斬神,我把你當閨蜜你要我當妻子絕區零:聽不懂!我幻想鄉的!大秦從陪伴幼年嬴政開始三國:被義父背刺,我反手篡位寶可夢:開局腹黑小貓

皇極殿右廂房,申時二刻(下午3:30)

帝師孫承宗下課了。

之所以說孫承宗是帝師,是因為孫承宗同樣是朱常洛的老師。只不過朱常洛上孫老師課的時候,歲數已經很大了。

萬曆四十二年,孫承宗調任詹事府諭德,任太子講師。這一年朱常洛三十三歲。

從朱常洛把朱由校接走那天起,他就一直和兩個皇子一起上孫老師的課。雖然他只上半個時辰就會走,但他每天都來,風雨無阻。

朱常洛從不檢查兩個孩子的功課,因為這是孫老師和侍讀太監的工作,他只需要接收匯總上來的訊息就好。如果朱常洛因為課業的問題找上某位皇子,那就不是批評兩句能完事兒的了。

皇五子朱由檢體驗過一回。但皇帝對皇子的處罰倒也不是廷杖之類的變態東西,如果真上廷杖,那就不是體罰而是家暴了。

他命令朱由檢將落下的功課抄十遍,抄完才準睡覺。而在朱由檢抄書的時候,朱常洛也把朱由檢的功課抄了二十遍。這樣一來,朱由檢睡了他還沒睡。

“子不教,父之過”。有過就要受罰。

第二天,朱由檢被揍了一頓,不過揍他的不是父皇而是皇兄。

“吾師。”朱常洛掏出幾張紙遞給孫承宗。

“皇上,這些符號是什麼?”孫承宗是萬曆三十二年的榜眼,但他看不懂紙上的東西。

“阿拉伯數字。”朱常洛回答道。

所謂的阿拉伯數字實際上是印度發明的。傳到阿拉伯之後得到了阿拉伯人的改良。

最早的印度數字在公元8世紀就隨著“佛學東漸”傳入中國,但並未被接納。公元十三到十四世紀之間,改良後的阿拉伯數字由伊斯蘭教徒帶入中國,同樣未被採納。

明末清初,以徐光啟(天主教徒)為代表的明朝學者,開始大量翻譯西方的數學著作,但是書中的阿拉伯數字仍被視作外文而翻譯為漢字數字。

這是為什麼呢?因為科學不等於技術,技術不等於實力。科學要變成技術再變成實力是需要很長時間的。而人們在選擇知識時,往往不以科學為準,而以實力為要。

跟我大唐比起來,沒有統一的天竺算什麼東西?

跟我大元、大明比起來,阿拉伯、歐羅巴這些海外夷狄又在地圖上的哪個角落?

中國很早就發明出了算籌、算盤這些在當時非常先進的計算工具,所以中國的工藝水平長期領先於世界。但領先的不會永遠領先,落後的也不一定真正落後。正是這些先進的工具,限制了中國數學的進一步發展。

直到十九世紀末,用數學“武裝”的大炮(彈道、火藥配比的精準計算)轟開帝制中國的大門,人們才開始正式使用這個早在一千年前就進入這片土地的科學方法。

“這是朕在文淵閣裡找到的。”朱常洛扯了個謊。他沒去文淵閣。

“臣不明白皇上的意思。”孫承宗疑惑道。

“朕想要推廣這套數字,以及這個名為‘四則運算’的算術。”朱常洛回答道。

“聖上可以下一道聖旨。但恕臣直言,這不會有用。”孫承宗直言道。

“為什麼?”朱常洛不解。

“因為沒地方用,用得上算術的地方都有算盤和算籌,人們不會因為一道聖旨就棄用它們,除非聖上派遣錦衣衛用刀子強迫天下人使用。但這絕不是善政,會出大亂子的。先帝朝的礦稅監之禍還歷歷在目啊。”

因為帝師的身份,孫承宗從來不在諫言的時候藏著掖著,有什麼他就說什麼。他也不像楊漣那樣說兩句就要跪一下。“而且臣不明白這種阿拉白算術有什麼地方比得上我大明的算術。”

“用這個算得快,還能直觀地保留計算過程,方

目錄
光緒之路:系統掌權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