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18(第1/2 頁)
涼州自古以來便是‘天下要衝、國家藩衛’,重鎮之地。
雖然前任準噶爾可汗噶爾丹已死,但準噶爾新任可汗策妄阿拉布坦同樣野心勃勃,即便降清但私下的小動作依然不少,朝廷對他戒備慎重,邊鎮嚴密佈防仍常有動亂。
不過涼州雖亂,但對菀菀一行人而言,日子卻沒有預想的那般難過。而這一切也少不得仰仗父輩蔭澤。
孫承運的父親孫思克早年曾為王府護衛,後隨洪承疇征戰,調任甘肅總兵,駐守涼州。
三藩之亂時,孫思克攻克靖遠,又率軍震懾進犯的遊牧部落,然後渡河與張勇會師,參與會攻平涼,升任涼州提督。
康熙二十二年,孫思克因此前主張暫緩進兵四川而被追責,罷提督,奪世職,留任甘肅總兵。次年出任甘肅提督。
康熙三十五年,孫思克參加昭莫多之戰,擊退噶爾丹。
即便後來他因病乞休,但他半生征戰河西,留給後人的並不只是一個爵位。
大凡父母自己操勞一生都是為了讓子女能夠安享一生。孫思克在生時對幾個子女的安排皆是以平順安穩為重。
便是德妃當年也為子女籌謀甚深。
菀菀也是在恢復記憶之後才明白,當年德妃給她和孫承運定下婚事,不僅是她自己私心想要為十四阿哥拉攏武將,也是因為那時候正受寵的德妃摸到了皇帝想要以滿漢聯姻來拉攏漢臣和漢人的心思,先下手為強了。
畢竟當時德妃膝下的五公主也在適婚年齡。皇帝曾答應讓五公主留在京城,當時孫思克擊屢立戰功、功勳卓著,為了以示恩寵聖上便起了給他次子指婚的心思。
只是徳妃更看中滿洲上三旗xhq出身的佟佳舜安顏,便索性在和烏拉那拉家連宗後,將她指給了孫承運並在皇上面前過了明路。
她和孫承運定下婚約,五公主也如德妃所願指婚舜安顏。她和孫承運如期大婚,而五公主則因為太后不捨,而多留了幾年。直至今年方才出降。
只是世事又豈能事事盡如人意。
原軌跡中,五公主出降後僅僅兩年便在前往承德避暑的途中中暑病逝。
而孫承運則因為未婚妻悔婚別嫁而受辱,又被四貝勒忌諱針對。即便後來皇帝補償令他尚主,但他到底還是終生不得重用。
如今菀菀成了這個未婚妻,也未悔婚,卻也還是連累的他遠赴邊疆。
菀菀也是途中由孫承運主動告知才知道,原來當日他請命外調,皇帝答應後原本屬意讓他去直隸任防守尉一職歷練。
直隸負有拱衛京畿的重任,領兵武將皆出自八旗,非天子近臣不可擔任。防守尉一職雖也是武職正四品平調,但卻是一條登天梯。
可太子卻說孫承運身為天子近衛執意離京有負聖恩。雖然只是在跪安前輕描淡寫的提了一句。
但皇帝也多少看出了太子的心思,這是太子將孫承運視作直郡王一脈,不希望他有執掌京畿兵權的機會。
一邊是太子一邊是臣子,自是沒有什麼可比性,於是等孫承運正式收到調令的時候,才知道他被調去了涼州。
一路的惴惴不安,在真正到了涼州之後才算平息。
這裡雖然不是什麼繁華太平的地方,但作為孫思克駐守半生的地方,他對當地的影響並不小。據說當初孫思克的靈樞運回京師時,自甘州至潼關,所經之處,軍民無不號哭。
可見當地軍民對其愛戴。如今聽聞孫思克之子赴此地任職,雖不至於夾道歡迎,但也頗受禮遇。對武職人員來說,初到一地不被為難,便已經是個好的開始了。
孫承運提起此事時感念聖恩浩蕩,而菀菀想得卻是年羹堯今年剛考中同進士,至少還要在翰林院學習三年才能在散館考試後獲得任命,之後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