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菜角(第1/2 頁)
清婉初到商都,在眾多美食之中,有一種小吃格外引起了她的興趣——那便是菜角。
通常情況下,人們都能在胡辣湯店瞧見這種美味的身影。菜角那金黃酥脆的外皮,散發著誘人的香氣,彷彿在向每一個路過的人招手呼喚。而其餡料更是令人垂涎欲滴,鮮嫩的韭菜、滑溜的粉條以及香嫩的雞蛋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種獨特而美妙的口感。
當清婉第一次咬下一口菜角時,那酥脆的外皮瞬間破裂開來,發出“嘎吱”一聲脆響。緊接著,韭菜的清香、粉條的爽滑以及雞蛋的鮮美一股腦兒地湧入了她的口腔,讓她的味蕾沉浸在了一場無與倫比的盛宴之中。
在中國河南省的部分地區,一直流傳著一種獨特的端午習俗——吃菜角。每到農曆五月初五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精心製作美味可口的菜角,以迎接這個傳統節日的到來。
說起端午節吃菜角的緣由,那可真是與當地的農業生產息息相關。此時正值麥子和油菜籽大獲豐收之際,勤勞智慧的人們便巧妙地利用這些豐碩的成果來歡慶夏日的豐收盛景。他們將新收的小麥磨成麵粉,再把油菜籽榨出香噴噴的菜籽油,然後用這兩種食材烹飪出一道道金黃酥脆、香氣四溢的菜角。
而在端午時節豐富多彩的習俗當中,“吃三炸”可謂頗具特色,其中就包含了令人垂涎欲滴的菜角。在民間,更有著這樣一句俗語:“端午吃菜角,勝過大年吃水餃。”這句話充分彰顯了菜角在端午節裡舉足輕重的地位。每逢佳節,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共同品嚐剛剛炸好的菜角,那種溫馨和睦的氛圍讓人陶醉不已。
一般來說,菜角都是在中午時分開始炸制。主婦們早早地就在廚房裡忙碌起來,她們熟練地擀皮、包餡、下油鍋……不一會兒功夫,一個個胖乎乎、金燦燦的菜角就從油鍋裡歡快地跳躍而出。剛出鍋的菜角熱氣騰騰、外酥裡嫩,無需搭配其他菜餚,就足以讓人大飽口福。咬上一口,那濃郁的餡料香味瞬間在口中瀰漫開來,令人回味無窮。
清婉之所以對菜角情有獨鍾,其實還存在著另外一個重要的緣由。那就是這道河南特色小吃——菜角與東北地區赫赫有名的韭菜盒子之間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它們不僅在外形尺寸上相差無幾,而且整體形狀也頗為類似。然而,若要深究二者之間的差異,首先便體現在餡料的調製方面。河南的菜角其餡料調配獨具匠心,各種食材相互交融,散發出濃郁誘人的香氣;而東北的韭菜盒子則是以鮮嫩多汁的韭菜為主料,搭配其他輔料精心製作而成。此外,兩者在烹飪方式上也是大相徑庭。河南的菜角通常採用傳統的油炸手法,經過高溫熱油的洗禮,表皮變得金黃酥脆,內部的餡料更是鮮香可口、回味無窮;反觀東北的韭菜盒子,則多以鍋烙的方式烹製,這種獨特的做法使得外皮略帶焦香,內餡依舊保持著嫩滑爽口的口感。正是由於這些細微之處的差別,讓清婉每次見到菜角時都會不由自主地產生一種親切之感,彷彿它是來自遠方的老友,帶著熟悉的味道和溫暖的問候,瞬間拉近了彼此之間的距離。
然而,對於那些對這兩種食物都非常熟悉的人來說,他們能夠迅速且敏銳地察覺到其中存在著諸多明顯的差異。這種對比不僅僅侷限於表面的外觀、色澤或者氣味等方面,而是深入到食材的質地、口感以及烹飪方式所帶來的獨特風味之中。
菜角,那酥脆的外皮彷彿是一層薄薄的金甲,輕輕一咬,便能聽到清脆的聲響,讓人不禁想起冬日裡踩在雪地上的咯吱聲。而鼓鼓的餡料則略顯乾乾的,就像是被陽光曬透了的麥粒,散發著淡淡的麥香。每一口咬下去,都能感受到那獨特的質感,既不會過於油膩,也不會過於乾燥,恰到好處。
相比之下,韭菜盒子則沒有菜角那鼓鼓的感覺。它的外皮柔軟而有彈性,輕輕一捏,便能感受到那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