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史前部落生存記 > 第198章 選礦和鼓風機

第198章 選礦和鼓風機(第1/3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被挖根骨後小可憐成了掌門心尖寵諸天穿越,從慕容復開始四合院之我的媳婦有點多明末:懶漢的逆襲人生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一統大宋仙秦:從沙丘宮變開始紅樓裡拿個童年動漫系統是什麼鬼這是一條神奇的天幕胖女穿越還情債農夫相公是皇孫我用AI穿越歷史之從洪荒到現代大盛風華:退婚後我成權相你哭啥重生三國之中興大漢綜漫:瑞露穿越大明朱雄英斬神,我把你當閨蜜你要我當妻子絕區零:聽不懂!我幻想鄉的!大秦從陪伴幼年嬴政開始三國:被義父背刺,我反手篡位寶可夢:開局腹黑小貓

還有第三個原因,就是增加選礦這個步驟。

後世處理貧鐵礦要比富礦多一步選礦的步驟,而熊部落所用的貧鐵礦,裡面的雜質也是五花八門,別說熊山這個原始人不清楚,連熊洪這個對鐵礦有一定了解的“全知者”,也沒辦法分辨和篩選出來。

但分辨不出來不代表沒有辦法,現在推行的水碓和腳踏碓,都能對礦石進行初步的破碎,破碎之後的顆粒還是比較大,而且也不均勻。

熊洪要做的,就是儘可能地提升破碎的質量,比如用水碓破碎之後,再上磨進行研磨,這樣顆粒度小了,熔鍊的效率也能上升。

當然也不是越小越好,入爐鐵礦石要有適宜的粒度。粒度過大會減少煤氣與鐵礦石的接觸面積,使鐵礦石不易加熱和還原,煤氣利用變差,焦比升高;過小則增加氣流阻力,同時易吹出爐外形成爐塵損失,降低產量;粒度大小不均,則嚴重影響料柱透氣性。因此,大塊應破碎,粉末應篩除,粒度應適宜而均勻。一般要求礦石粒度在2-4厘米的範圍,併力求縮小上下限粒度差。

第四個原因,熊洪覺得還是爐溫的問題。雖然鐵的熔點接近1600攝氏度,以目前熊部落的高爐來看,勉強能夠達到,但能改進的地方也很多。

現在高爐就是純粹地燒焦炭,最多再加個鼓風機,高溫燃燒的焦炭,會產生一些一氧化碳,在高溫的作用下產生還原反應,將鐵礦石中的氧給奪出來變成鐵。

而熊部落的爐子在設計上還很是原始,焦炭產生的一氧化碳也不夠多,需要想辦法再增加一氧化碳的含量,而要實現這個目的,可以用一種笨辦法,就是噴點水進去。高溫狀態下,水和煤炭進行反應,會形成一些一氧化碳的氣體,這樣就能增加焦炭產出一氧化碳的效率。不過這個辦法,還需要對爐子進行改進。

原因分析出來了,那大致的思路也就清晰了,剩下的,就按照這樣的想法,最佳化這些鍊鐵的流程。

第一步是礦石破碎,這是鐵礦石預先處理的重要步驟,鑑於水碓和腳踏碓的低效率,熊洪跟熊木等人這幾天,共同設計了一個專門用於破碎的裝置。

破碎裝置結構並不複雜,動力來源主要也是使用畜力。在破碎礦石的地方,有一根很是粗壯的木頭作為橫樑,兩側用磚石和木頭做成支架,離地面大概3米左右;一大塊被人工雕琢過的堅硬石料,整體呈杵形,重大概200多斤,透過尾部的鐵鉤,拴上鐵鏈,繞過被拴在橫樑上的滑輪上,透過幾個鐵製的滑輪,構成滑輪組,而鐵鏈的另一端被捆在離橫樑不遠的一個木質絞盤上。

木質的絞盤如同一個被平放的車輪,車輪中間有一根豎直的木料固定在“車輪”上,這個木料就是傳輸絞盤動力的軸承。在“車輪”四周凸出來幾根橫木,綁在驢子身上的護具上面;驢子繞著絞盤轉動,絞盤將軸承上方的鐵鏈給絞緊,鐵鏈收緊從而把石頭給拉到橫樑上,石頭大概被拉到兩米高的時候,軸承上設定的機關裝置會釋放鐵鏈,石頭在重力的作用下,猛地砸向底下的礦石。

地面挖了一個近一米深的坑洞,坑壁四周都用石頭給填滿,這樣裡面的礦石就不會被砸到土裡,而是在這個坑洞中被破碎。

這個裝置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如何在石杵被拉到最高處的時候釋放下來,然後又重新被拉上去。

熊木和熊洪商量之後,採用了一種簡單的擒縱機構,結合特製的硬木齒輪,齒輪轉到一定的位置——正好是巨石被拉到最高處,擒縱機構正好碰到齒輪缺齒的部分,觸發機構上的擒縱叉,傳到絞盤上,絞盤會解鎖固定鐵鏈的裝置,石頭就能被釋放下來;然後擒縱機構在驢子拉動的情況下,再次固定鐵鏈,重複上面的過程。

“嗯,這次結果還是可以的,”外面是白茫茫的一片景象,熊洪披著柔軟暖和的鹿

目錄
光緒之路:系統掌權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