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總結和規劃好了自己的發展以及結果(第1/2 頁)
時間一天又一天的過去很快就到了7月16日,在這一天,李雲龍在系統工廠內生產的四門卡爾已經生產完畢。
同時早在十幾天前,李雲龍要求對整個山西地區剿匪的作戰計劃也已經被透過經過長時間的剿匪和各種各樣的騷操作,他也弄到了一批炮兵。
在這十幾天的時間裡,李雲龍總共讓系統給他弄出了5967系統名士兵,只要再弄個33人,差不多也就到了6000人的地步。
對於這6000人的安排10分的簡單,他們當中一小部分計程車兵將會被抽調出來組建2個卡爾炮兵連
一個卡爾炮兵人的人數是250人,每個連裝備兩門卡爾臼炮。
- 指揮單位:連部有指揮官、參謀及通訊人員,負責指揮協調全連行動。
- 火炮操作單元:每門“卡爾”臼炮配約100人,含炮長、炮手、裝填手等,負責操作火炮,如瞄準、裝填、發射。
- 輔助保障單位:近50人,含機械師、維修員、司機等,負責車輛與火炮維護保養,保障彈藥、燃料等物資供應。
別看一個連只裝備了兩門這種火炮,但是這可是要比古斯塔夫來的好很多。
相對於於一個連可以服役兩門的卡爾就跑古斯塔夫,幾乎前前後後需要4000人的部隊,所以還是600毫米的小卡爾比較合適。
可卡爾的炮兵連就需要消耗500人的系統士兵,那麼對於現在的李雲龍來說,它相當於還有差不多將近4500人。
有了這4500人,他總算是可以開始放肆的擴張自己的火箭炮兵部隊了。
這火箭炮兵營大概是三個炮兵連一個炮兵連裝備,六門火箭炮。
可以裝備150毫米的,也可以裝備240毫米280毫米乃至320毫米的。
照李雲龍現在的想法就是他準備組建一個火箭炮兵團,然後一個團配。速4個營4個營分別裝備150毫米240毫米280毫米和320毫米。
這樣的話在任何情況下火箭炮兵都可以出動相應的火力,需要小規模火力的時候就可以使用150毫米的大規模。火力就可以使用320毫米的中等規模,火力就240和280毫米的。
不讓專業的炮兵和填裝手來操作的話,那麼一個火箭炮兵可以在短短10秒鐘的時間內打出108發各式的火箭彈,然後在花山80秒的時間負責填裝炮彈。
這樣的火力密度,絕對能夠讓太原內部的小鬼子好好的吃上一壺。
不過按照李雲龍的編制來說,一個火箭炮兵營大概需要800~900人之間。150毫米的只需要810人,而最多的320毫米的火箭炮兵營則是需要890人。
在這樣不同的編制之下,李雲龍設想中的一個火箭炮團,4個火箭炮營大概就需要3380人。
這個炮兵團的人數居然已經超越了一個步兵團,當然了,這也是因為李雲龍給炮兵團多加了一個銀的緣故。
就按照老李現在的人數來決斷的話,將填專屬之類苦力的活通通就交給一些非專業人士來處理的話,他的。4500系統士兵總共可以替他組建出兩個團的炮兵團。
如此一來,教導總隊直屬的火箭炮團將有兩個,然後再搭配上三個炮兵團,他在太原會戰中可以投入的直屬炮兵力量就是144門牽引術火炮和144門火箭炮。
外加四門卡爾臼炮作為決定性的火力支援,除此之外還可以在調動另外4個師的炮兵力量也同時加入這場戰鬥中來。
在解放戰爭中,解放軍曾經動用過大炮兵叢集作戰理念,也就是說將各支部隊的炮兵集中起來組成炮重,然後集中火力支援,這在炮兵火力不足或者說是稀少的情況下極為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