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向全軍推廣三三制(第1/2 頁)
隨著李雲龍的一聲令下,一營的戰士立刻開始構建了步兵班組。作戰所有軍隊開始以三三制隊形立散開,隨後在以中間的班用通用機槍為核心擺出了作戰態勢。
看到李雲龍的新一團擺出這個隊形之後,首長直接就感覺到了一些眼熟,這總的來說,他還是沒有詳細地看出來這究竟是怎樣的戰法。
科普時間到33製作戰是在1940年的時候出現的,但是正式地進行完善是在1946年101提出,現在雖然已經有人有了這個雛形,但是並沒有推廣。
不是這個戰法也沒有徹底完工,只能說是有些眼熟,再加上李雲龍的三三制,1946年的那個也是有區別的。
三三制”戰術以班為基礎,規定每三個人組成一組,每個戰士都有自己的任務,一個人進攻,一個人掩護,一個人支援。
李雲龍的是完全不一樣的,普通的八路軍步兵班組是在9個人10個人到11 12人之間不斷地變化。
李雲龍的則乾脆就是每個步兵班皆為十二人,由正副班長以及一名預備士官組成。
這三個人就是三三製作戰班組的核心,每個人都負責率領一個戰鬥小組。
這樣子那就是總共是九個人,隨後步兵班作戰中還有一個通用機槍作為核心,通用機槍作戰小組也是三個人,總共12個人組成一個完整的步兵班作戰。
這樣組建出來的步兵班火力極其強悍,三個士官手上都是持有mp40衝鋒槍。
再加上作為步兵班戰鬥核心的ing34通用機槍作為機槍火力支援這樣的兵班組火力甚至足以壓制小鬼子一個小隊的步兵!
也就是說這樣的一箇中國步兵班,甚至可以壓制一個排的日軍士兵打。
(這可不是錯字,是給各位一個各位熟悉的計量單位作為對比。)
當戰士荷槍實彈直接將武器打響火力傾瀉出去的那一瞬間,首長整個人都瞪大了雙眼。
首長的軍事眼光當然是看出了這種戰術在作戰時的優越性,但是對於火力的強大以及彈藥的消耗也是暗暗地心疼。
此時站在一旁的李雲龍也是開始介紹起了他最新完善出來的三三制步兵班作戰。
“三三制”戰術以班為單位,分成三個戰鬥小組,每個小組三人,班長、副班長和組長各帶一個戰鬥小組行動。戰鬥中,小組呈三角形隊形,每名戰士分工明確,分別為進攻、掩護和支援。”
李雲龍的話音落下,首長就已經得出了這種作戰的優越性。
“很好,今天過後你給我寫一份詳細的報告和計劃上交到總部這裡,我要將這個戰術推廣向全軍!
記住我要的是那個沒有步兵班組機槍作戰的戰術,不是你現在在用的這個步兵機槍班組作戰。”
首長的眼光自然是看得出來,這套戰術已經被李雲龍完善好了,直接適用於各個戰場。
但是由於李雲龍現在的部隊是以步兵班組的通用機槍為作戰核心,所以首長特地提醒了。一下李雲龍要沒有機槍班組的戰術。
“是!我會詳細地將這份戰術寫出來,然後上交總部。”
不用首長說,李雲龍本來也是打算將這份戰術上交到總部,然後交給全軍推廣作戰使用。這樣可以有效地減少部隊的傷亡。
只能說是對不起101了,自己直接將他的創意剽竊走了,不過想必他應該不會介意的,畢竟提前6年將這個戰術推出來,戰士們能少死多少人?
這是一個莫大的功德啊!
李雲龍在心中默默地對101道了一聲對不起,然後就繼續陪同首長繼續看下去。
當步兵班組的作戰演練完畢之後,就是步兵排的班組作戰依舊是幾個步兵班同時作戰對比起步兵班組的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