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三份詔書(第1/2 頁)
長公主一石激起千層浪。
不僅百姓議論紛紛,就連李瑞景、劉志恆、楊子良等人也忍不住站起身。
“長公主,這話是什麼意思?先帝的傳位詔書是不是有問題?”
惠仁帝病重時,李兆寧一直在宮裡,是不是她知道什麼?
李兆寧哭的渾身顫動,李兆英扶住她,卻被她推到一邊。
她跪在高臺上,仰頭痛哭:“父皇,女兒對不起你,對不起兆英,對不起齊母妃……”
李兆英和李兆傑抱著她:“皇姐,起來,別讓皇祖母傷心。”
太皇太后哭的幾乎暈厥過去,被李繼信和李繼仁扶住。
韓懷希拿了一顆藥塞進她的嘴裡,過了好一會兒,太皇太后才止住哭聲。
韓懷希又看著李兆寧:“皇姑母,你也吃顆藥吧。”
李兆寧揉了揉她的頭髮:“不用,皇姑母挺得住。”
她說著又把兩個弟弟推開,走到平臺中央,面向岑韜等人。
“既然阮心雨說,一臣不事二主,那今天就先審李兆才違背先帝旨意一案吧。今時,今日,你們本就不該是他李兆才的臣子!”
一時間,所有的聲音都沒了,李兆寧的話到底是什麼意思?為何是今時今日?
李兆才臉色慘白。
阮清瑤卻惡狠狠地盯著李兆寧:“不孝的逆女,難怪能跟那賤人走的親近。”
李兆寧看向自己的生身母親,曾經這個女人隨便一句話,都能讓自己痛徹心扉,可時至今日,這個母親,她不要了。
“七叔、劉大人,你們來說,父皇是不是在惠仁三十三年,提出過立兆英為太子一事?”
李瑞景點頭:“先帝的確提起過,只是後來不知何故,不了了之。”
劉志恆和王文軒等人也都點頭。
李兆寧眼圈又紅了:“父皇沒有不了了之,立兆英為太子的詔書,在那一年的年初就擬下了。”
李瑞景抓住李兆寧的胳膊:“這怎會?為何詔書沒有公開?”
李兆寧的聲音低沉卻說的格外清晰:“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惟皇天眷命,祖宗貽謀,國家大計,莫重於立儲。茲有皇子李兆英,天資聰穎,英明仁孝,文治武功,天性純篤,堪承大統。茲特頒詔,立為皇太子,以昭示天下,以定國本。爾內外臣工,其各盡心輔導,俾皇太子德業日進,以副朕意。佈告天下,鹹使知悉。”
隨著李兆寧的聲音,李兆英又想起那一年的事情。
那一年在他準備返程回薊陽時,他的父皇突然對他說“我兒在薊陽多年,該回洛城來幫父皇了。”
他知道那是什麼意思,卻只能讓父皇暫時不要公開詔書。
若早知今日,他當年就不該囿於祖宗的規訓,他早就該把那北戎、羌族和燕國全都拿下來,那樣就不會再有此後種種。
或許,父皇和母妃,現在還在人世。
“五年前,兆英在羌地遭了偷襲,父皇纏綿病榻,讓人傳信給我,讓我回京。在床榻前,父皇給了我三份詔書。”
三份詔書?
議論聲再次此起彼伏。
直到討論的聲音平息,李兆寧才繼續往下說。
“第一份,就是立兆英為太子的詔書,於惠仁三十三年正月十五擬定。”
李瑞景、劉志恆老淚縱橫。
“正月十四,先帝曾將我等召入養心殿,說要立霖王為太子,原來第二日,先帝就擬下了。”
“是,他那時就寫下了。我當時有些怨怪父皇,明明早就立了太子,為何不昭告天下?兆英就不用守在薊陽,也不會受傷。
可父皇告訴我,是兆英自己不願公開,那時邊境不穩,仁兒和信兒還年幼,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