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述職與君怒(第1/2 頁)
長樂公主古芯羽在經歷了祭祀大典的莊嚴肅穆以及回宮途中驚心動魄的遇襲之後,匆匆回宮,未及休整,便直奔文帝的御書房。她深知此次事件的嚴重性,必須儘快向父皇稟報詳情,以便父皇定奪應對之策。
長樂公主來到御書房外,守門的太監趕忙行禮:“公主殿下,陛下正在批閱奏章,老奴這就為您通傳。”
長樂公主微微點頭:“有勞公公,本宮有要事求見父皇。”
不一會兒,太監出來,恭敬地說道:“公主殿下,陛下宣您進去。”
長樂公主踏入御書房,只見文帝坐在龍椅上,面色略顯蒼白,卻依舊透著威嚴。案几上堆滿了奏章,他似乎正為朝政之事操勞。見長樂公主進來,文帝的臉上露出一絲欣慰的笑容。
“芯羽,你來了。朕聽聞祭祀之事已順利完成,朕心甚慰。”文帝的聲音帶著一絲疲憊,卻充滿了慈愛。
長樂公主快步走上前,屈膝行禮:“父皇,兒臣幸不辱命,祭祀大典依照禮制圓滿完成。兒臣在天壇之上,誠心祈願,願上蒼庇佑我大楚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文帝點頭稱讚:“朕的女兒果然有出息,能擔此重任。此次祭祀,你可曾遇到什麼狀況?”
長樂公主微微皺眉,神色凝重地說道:“父皇,兒臣在回宮途中,遭遇了一場突如其來的襲擊。”
文帝臉色一變,猛地坐直身子,眼中閃過一絲憤怒與擔憂:“遇襲?是何人如此大膽?”
長樂公主將遇襲的經過詳細地稟報給文帝:“兒臣乘坐鑾駕行至東郊樹林附近時,一支黑衣蒙面隊伍突然殺出。他們來勢洶洶,手持利刃,直逼兒臣的鑾駕。幸得侍衛們拼死抵抗,兒臣身邊的暗衛也及時相助,才得以擊退敵人,並擒獲了他們的首領。”
說著,長樂公主看了一眼文帝的臉色,繼續說道:“兒臣審訊那首領時,他只稱是奉命行事,卻不肯說出幕後主使。但兒臣思來想去,能有如此膽量和勢力在京城近郊策劃這場襲擊的,恐怕不是尋常之人。”
文帝的臉色愈發陰沉,他緊握著拳頭,重重地捶在案几上:“哼!朕心裡清楚,這定是宗室和某些朝臣的陰謀。他們妄圖攪亂朝局,讓朕無後,好從中謀取私利。朕待他們不薄,他們竟敢如此膽大妄為!”
長樂公主輕聲勸慰道:“父皇,您莫要動怒,以免傷了龍體。兒臣如今安然無恙,他們的陰謀並未得逞。”
文帝看著長樂公主,眼神中既有欣慰,又有一絲憂慮:“芯羽,你此次雖逃過一劫,但日後的危險恐怕只會更多。這些人既然敢出手一次,就不會輕易罷休。”
長樂公主堅定地說道:“父皇,兒臣不怕。兒臣自會小心防範,定不會讓他們再有可乘之機。兒臣也會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保護好自己,守護好大楚。”
文帝微微點頭:“朕的女兒有此勇氣和決心,朕很欣慰。朕這就命大理寺對那首領嚴刑審訊,一定要揪出幕後主謀,絕不姑息!”
隨後,文帝傳旨召大理寺卿進宮。大理寺卿匆匆趕來,見到文帝和長樂公主,趕忙行禮:“陛下,公主殿下,不知陛下召臣前來所為何事?”
文帝冷冷地說道:“朕命你將此次襲擊長樂公主的黑衣首領帶回大理寺,動用一切手段,嚴刑審訊,務必查出幕後主使。若有任何徇私舞弊,朕定不輕饒!”
大理寺卿領命:“臣遵旨。陛下放心,臣定當竭盡全力,查明真相。”
長樂公主看著大理寺卿,說道:“大人,此次遇襲事關重大,關乎大楚的穩定與皇家的安危。那首領嘴硬得很,大人需多費些心思。”
大理寺卿恭敬地回答:“公主殿下所言極是。臣定當仔細審訊,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
待大理寺卿退下後,文帝對長樂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