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供奉(第1/3 頁)
“我們前些日子不是供奉了一尊仙人麼?朝廷讓我們供奉的。”
縣令忽然是想到了什麼,他抓住士兵的肩膀,有些激動。
在這絕境之下。
除了求助神佛,還能做什麼呢?
反抗?
凡人要如何反抗大神通者?
沒有機會的。
“在,烏衣巷那邊,大人,怎麼了?”
士兵有些不解。
這個時候了,去找一尊泥塑雕像有什麼用?
“走,我們去求祂,接受了全城百姓那麼久的供奉,祂總不能坐視旁觀。”
縣令有些急切的說道。
安華縣的百姓供奉了水德星君像那麼久。
他們也不知道為什麼要供奉。
但此刻,除了找這個水德星君像之外,還有什麼辦法麼?
沒有辦法了。
“是,大人。”
士兵也想到了,既然那泥塑雕像能夠接受香火供奉,被朝廷推行。
那想來是有本事的修行者。
如果他能夠救他們,那自然是再好不過了。
縣令飛快的帶著幾個親信來到了烏衣巷內建造的水德星君廟中。
在廟祝的安排下,領了三根高香。
來到那水德星君像之下。
神像下的香爐早已滿是各式各樣的香。
這就是宗教在這個時代的意義。
給絕望的人一種寄託,一種活下去的希望。
開朗一點的說法,是封建時代留給普通百姓的最後一抹溫柔。
陰謀論一點的說法,就是上層的統治者怕你不想活了,沒有省錢好用的牛馬用了,就編個宗教告訴你有神看著捏,想死還有地獄捏。
但不管是哪種說法,都不能改變一種事實。
在這個絕望的時代。
對神靈的信仰和寄託,成了人們活下去的一點希望。
因為人在做天在看,因為舉頭三尺有神明。
這其實也是當初劉寄奴願意答應鄧儒推行水德星君信仰的原因之一。
天下的百姓需要這麼一尊救苦救難的神來注視他們。
縣令點燃高香。
撩開衣襬,直接在地上跪下,也不嫌髒亂,以示虔誠。
“神明啊,我們供奉您,虔誠的供奉您。”
“這麼多天來,我們縣的百姓從未有過一日缺過您的香火,少過您的供奉。”
“如今我們縣城百姓遭此大難,懇請您展露慈悲心腸,救萬民於水火。”
“若我們百姓有罪,您大可怪在下官一人身上,下官願將此身血肉,盡皆供奉於您。”
縣令在心中默默的念著。
他聽廟祝說的,心中默唸所求之事便好,不必說出口。
說出口,就有做戲的嫌疑了,不虔誠,神靈是不會回應的。
“大人!不好了,不好了!”
忽然,廟外響起了一道急促的聲音。
“大膽,大人正在供奉星君,求星君降下神蹟,不得打擾。”
門外兩個士兵阻攔的聲音響起。
“不,不是,城外有一群妖怪踏浪而來,來者不善啊。”
那急促的聲音依然不願離去。
“什麼?妖怪?”
“難道這次大水是這些妖怪引起的?”
“是了,妖怪是要吃人的,他們發起大水,也說得過去。”
........
縣令聽著門外的議論聲,停止了禱告。
看了眼面前那頭戴十二旒冕平天冠的神像,只覺得神威無比。
他應該去多拜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