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相生(第1/2 頁)
多隆的人馬一到巴爾舞村村外,就被四面八方來的村民包圍起來。
平民們拿著鋤鎬,拿著鏽跡斑斑的刀劍,對抗著武裝到牙齒的軍隊。
但多隆軍隊的優勢架不住平民們人數上的優勢,最後被鋤鎬和鏽跡斑斑的刀劍砍殺殆盡。
一次大規模的平民起義就這樣爆發了。
巴爾摩村這個地方的居民本來就是以前戰場上計程車兵或其後代。
而且還有戰功這樣的榮耀,這裡男人的血液裡多少閃爍著戰場的脈絡。
組織起來稍加整肅就是一支像模像樣的軍隊。
雖然在物資和裝備上貧乏,但有被激發起來的激情,掠奪就成了起義軍的唯一出路。
盧甘達率領平民起義軍攻城掠地,所過之處一片狼煙。
但起義軍有一個宗旨,只打貴族,不殺平民。
他的這一主張得到了平民們的擁護,他的起義軍像滾雪球一樣,不斷壯大,
面對起義軍,大王子多隆一大隊人馬填進去了,二王子薩琪又步步緊逼,雙方面的壓力使得多隆有點力不從心。
只要起義軍不向西部發展,多隆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甚至還暗地裡慫恿起義軍向東部擴充套件。
二王子薩琪為了儲存實力,對起義軍也是不聞不問。
盧甘達看到了這層微妙的關係,為了掌握這種平衡,他既不向東部發展,也不向西部發展,盯上了南部那片富饒的土地。
就這樣二位王子坐看起義軍一天天壯大。
王后集團在對待起義軍的事情上,因為起義的爆發地離洛曼城比離兩位王子的地盤要遠。
開始的時候認為兩位王子會管,而且在責任上也是該他們管的事情,王后樂於坐享其成,沒把它放在心上。
教廷的蘇克大人倒是看到了這一層,但起義軍沒有打出叛教的旗號。
也沒有針對教廷的行動,再加上蘇克職權有限,他沒有教廷騎士的節制權,無權調動教廷騎士。
在追捕百里奚和唐古拉丁他們的事情上,不了了之,蘇克的號召力為此受到影響。
出不出兵鎮壓起義軍,對兩位王子來說,那是生死攸關的關係。
蘇克的話在這樣的時候說與不說那是一個樣。當起義軍兵臨都城洛曼城城下,王后和多利親王倉促應戰。
王城根兒的部隊,平時養尊處優慣了,軍紀也一度懶散,雖然裝備精良,但戰鬥力大打折扣。
起義軍幾番猛攻就打到了城門腳下,北面的城門還被起義軍攻破,在依卡洛斯學院的支援下,才重新奪回北門。
情況如此危急,王后只好求援於兩位王子,並曉以利害關係時,兩位王子才感到事態的嚴重。
在王后的一再勸說下,兩位王子同意出兵解救都城。
盧甘達的起義軍來到洛曼城下,雖然人多勢眾,但裝備極差,也沒有攻城的大型裝置,都城是久攻不下。
王后,大王子和二王子經過持久的口水戰後,在對付起義軍的事情上終於達成一致。
三方力量彙集到洛曼城下,開始圍剿起義軍,起義軍本來就是被逼無路可走,才反抗的,盧甘達領兵衝鋒還可以。
但對戰略時局的把控,起義軍沒有一個出色的政治領袖,所以起義軍被三分勢力這麼一圍,立馬陷入絕境。
一場慘烈的戰爭在洛曼城下展開。
連皮甲都很難湊齊的起義軍面對武裝到牙齒的帝國軍隊,在人數上也沒有絕對的優勢,結果可想而知。
一場戰鬥下來,整個戰場血流成河,屍體漫山遍野。數萬的起義軍在戰鬥中消亡。
最後,盧甘達帶著一小部分起義軍衝出重圍,逃到了大海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