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功成(下)(第1/3 頁)
聽了海爺的訓斥,李勝利這邊趕忙開口說道:
“海爺,咱們只論覺悟,不扯以前的舊事。
滿奎哥這是覺悟好,正是現在需要的。”
趙滿奎的矛盾,主要還是因為他的部隊出身,鬥爭的經驗,他一點不缺。
但跟領導打馬虎眼的經驗,就多少有些弱了,世情如此,相信等到了明年,他不變也得變了。
有了李勝利的緩步,海爺這邊也就有了臺階,話說趙滿奎在趙家門裡,也算是扛得住的人物。
在海爺眼裡,他比馬店集的王慶平強了百倍有餘,只不過李勝利跟海爺,怕他吃了村裡社員的暗虧。
自古人心難測,越是有閱歷,對於背後捅來的刀子,防備越深。
趙滿奎這是習慣信任戰友了,把窪裡的社員,一概認為是戰友,多少還是有些不妥當的。
趙滿奎的不堅定,就算是稀裡糊塗揭過去了,這歲數的人了,想改也不是那麼容易。
總不能跟海爺說的一樣,兒子不聽話,就一棍打死吧?
馬店集的王慶平,不過是讓他爹坑斷了兩條腿,那樣的都能活著,就別說趙滿奎了。
接下來的三天,公社那邊不斷地派拖拉機往窪裡送燒石灰、城磚,夾帶著還送了不少的傢俱。
而且還派了兩輛拖拉機,專門從附近的土嶺上,往下拉石塊,窪裡靠山,石料不用從外邊往裡運。
趙滿奎這邊多少有些消極怠工的意思,如果不是馬鳳蘭在前面頂著,窪裡這攤怕是要運轉不靈了。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兒,信念這東西,堅定的時候猶如頑石,崩坍的時候猶如流沙。
在李勝利看來,趙滿奎越是這樣越好,心裡有堅守的東西,才能在未來堅定的守住窪裡村。
趙家還有一個馬鳳蘭在撐著,有沒有趙滿奎無所謂,只要他不做那個攔路喊冤的就好。
第四天的時候,公社跟區裡的領導,專門到了窪裡打前站。
冬日的村莊雖說有些寥落,但進村道路兩旁的紅旗,卻給窪裡村增加了不一樣的色彩。
高矮、間距都一樣的紅旗,隨著蕭瑟的寒風,整齊劃一的飄蕩著。
激盪而有秩序,這就是窪裡大隊給公社跟區裡幹部的第一印象。
習慣了激情的區領導,在吉普車上回看一眼道路兩旁的紅旗,默默記下了這個方法。
紅旗漫卷並不鮮見,但窪裡這樣整齊劃一的,他還是頭一次見到。
進了窪裡村,在馬鳳蘭的引領下,眾人對領導的視察,做了一次預演。
看著跟尋常村婦一樣,穿著紅色對襟棉襖的馬鳳蘭,嘮嗑一樣,流暢的介紹著窪裡大隊的大事小情。
還時不時的插上幾個村裡的小段子,區領導看馬鳳蘭的眼神都不一樣了。
都是在道場上吹法螺的,手藝高低入耳便知,公社的幹部或許是接觸的村婦多了,不以為意。
但區領導這邊,卻對馬鳳蘭刮目相看了,內行看門道,不愧是做婦女工作的,擅於揣摩人心。
一路走完了村裡跟工地,區領導對馬鳳蘭讚賞有加,目送公社跟區裡的幹部離開,趙滿奎在馬鳳蘭身邊就說起了怪話。
“這就叫大有可為了?
老孃們嘮嗑,真往桌面上拿啊?”
看著鬧彆扭的男人,馬鳳蘭也沒耍橫,而是溫言細語的說道:
“你啊!
明明心裡明白,可非要犟嘴,現在不是以前了,老的那批領導,要不上去了,要不病退了。
咱們就是公社底下的一個大隊,胳膊都算不上,能跟大腿較勁兒?
以後遇事彆著急,多找勝利問問,那小子別看就兒子的歲數,可手段比區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