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叛逆(第1/3 頁)
空衍道長走後,陳源轉身回到內堂,直奔父親的房間而去。他急需將空衍道長的囑咐告訴陳老太公。
經過整整半日的招待與接受祝賀的陳老太公已感到全身疲憊,此刻正側臥在床上小憩。陳源不等陳老太公召喚,敲了敲房門便直接推門進去。
“兒見過父親。”陳源進得房門後忙躬身作揖。
陳老太公側過身來,正欲起身時,陳源大跨幾步來到床邊,輕輕扶起了陳老太公。陳老太公不解地問:“源兒,這忙活了大半日,怎不去休息片刻?”
“父親,兒有事與您商量。”
“今日有什麼事呢?若是生意上的事都你說了算。”
“父親,兒所說的不是生意上的事。”陳源急忙解釋。又即刻補充:“若是生意上的事,我怎會打擾了父親的休息。”
“喔。”陳老太公有些驚疑地看了看陳源。“不是生意上的事,那會是什麼大事?”陳老太公緊接著問。
陳源見父親發問,便將空衍道長的話說了一遍。聽明白事情始末緣由的陳老太公微微頷首,撫摸著他的山羊鬍子:“源兒以為道長所言非虛不?”
“不敢隱瞞父親。兒以為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那依源兒,有何主見?”
“兒以為,該當忍痛割愛,先將友德送入空門養到八歲。”陳源說完,弓著腰,不敢正視陳老太公的臉。他害怕看見陳老太公臉上的不悅。
陳老太公沉思片刻:“源兒,坐下說。”
陳源在床邊的椅子上坐了下來。
陳老太公接著說:“源兒,你聽為父說來。將德兒送至空門,這事需從長計議。”
“父親說得是。可是這事也確實需要計較一番。好早有個安排及打算。”
“這樣吧,你讓為父想想。晚上我們再商議。”
陳源見父親如此說了,只好告辭了父親,回到自己的臥房中,思索起來。
起初,陳老太公已聽取了空衍道長的建議,殊不知,待陳友德長至三歲,陳老太公卻不捨將其送至空門寄養。一是因為陳老太公年齡越發大了,二是朝夕相處了兩三年,要是孫子突然離開膝下,心中實在不忍。也就不管陳友德是不是能成為人間大器,只求他一世平安,行善積德就好。而陳源也不好過於執拗父親,最終向陳老太公妥協,選擇了空衍道長折中的辦法,將護身符讓陳友德不離身的帶著。
幼年時的陳友德不僅機敏,還好學。四書五經一讀就懂。七歲上下就可以簡單地作詩了。家中給他請了當地有名望的先生,姓謝,名子文,號子已,是個前朝的舉人,世人皆稱為子文先生。子文先生育有一子二女,一子名及第,常侍奉左右,二女早已嫁作人婦。原本按子文先生舉人的身份本可以透過疏通或舉薦入朝為官。但因他不滿明太祖朱元璋和尚出身的身份,雖有過當地熟知的官員欲要舉薦他入朝為官,一概被婉言謝絕。一門心思教書育人,著書立作,讀書寫字。儼然身處鬧市中的隱士。
子文先生有一孫女,名為舒琴,乃是及第先生長女,與陳友德年齡相仿。在那個受封建禮教束縛的年代裡,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思想根深蒂固。或許是因為機緣巧合,也或許是命中註定的事。在陳友德七歲那年,陳源上門拜訪子文先生,見謝家孫女可人、溫文,便有心要與子文先生結下秦晉之好。
子文先生見友德天資聰穎,又喜好讀書,對他本也寄予厚望。在聞得陳源的想法後,也當即答應下了這門親事。這樣年僅七歲的陳友德與子文先生家也僅七歲的孫女定下了娃娃親。
自從與陳家定下娃娃親後的子文先生,對陳友德的管教也就變得更為嚴厲,也更為苛刻。他寄希望陳友德能高中魁首,也好讓其孫女與他一同享受富貴榮華。此時的陳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