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靈氣復甦(第1/2 頁)
而楊清的腦海裡瞬間還閃過了很多其它的想法,趕緊搖搖頭,讓自己不要瞎想。
上過學的人都知道,學習其實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
如果是一個十分聰明的人還好,能夠對學的東西舉一反三,從學習和考試這些事情上獲得正向反饋,那可能會更容易堅持下去。
但假如稍微笨一點,學不會,總是受到打擊,就很容易放棄。
楊清之前絕對算不上聰明,他以前倒是也想考個名牌大學,考不上啊,能怎麼辦呢?
題目就是不會做,就是想不明白,他也想努力,結果努力了半年都抵不上人家隨便學兩天,一點兒辦法都沒有,只能習慣性放棄。
上班之後更是如此,碰見了一個傻逼老闆,所有的心氣和想要成功的想法一次次的被現實打敗,只能不斷拉低自己的底線,最後情緒穩定的接受折磨。
他又不是天生的想要擺爛,還不是因為被社會捶打成了軟綿綿的爛泥。
可是現在楊清感覺自己的腦子就像是一臺高速運轉的機械。
這麼高速運轉的機器,看手裡的實驗記錄,過目不忘,從頭到尾所有的邏輯看到就能想明白,他甚至發現了很多之前的學生做實驗的時候沒有關注到的細節。
這種感覺太爽了。
一下子楊清就看入迷了。
實驗記錄,儀器裝置,操作,反應,測量原理,所有的內容在他的腦海裡相互串聯,就像是一個巨大的蜘蛛網,裝置的使用,結果的分析,選擇性實驗……
沉迷學習的時間過的很快。
楊清已經看完了兩本實驗記錄本,書櫃裡還有好幾十本……不過他有些不想看了。
因為楊清覺得這些人做的實驗都是些無用功,看起來合理,其實忽略了很多很多細節。
“走吧,吃飯。”
孟思宇聽話的站起了身子,跟在楊清的身後,就像是一個忠實的小跟班。
而即使是走在路上,楊清也在思考自己剛剛看過的內容。
比看小說看電視還有癮,他現在有一種迫不及待想要親自上手做實驗的衝動……但是還不到時候,雖然覺得以前那些學生做的實驗漏洞百出,但是失敗的經驗同樣可以汲取。
大腦自動開始整理實驗資料,前後對照,楊清可是知道做實驗的人很容易會在一次次的失敗之後主動開始最佳化資料。
他需要從繁雜的資料當中選出正確的那一組。
普通人做了一輩子的研究,或許最終的結果就只是為一名天才節省了一杯下午茶的時間。
而劉老師實驗室這些天才學生做了四年的實驗結果,在楊清的眼中看來除了作為失敗的經驗之外毫無用處。
不過楊清從繁雜的實驗資料中也發現,似乎空氣中的靈氣……楊清喜歡稱呼這種氣體為靈氣,大概是小說看多了。
靈氣的含量在一點點的上升。
靈氣無法觀測和捕捉,就只能用最基本的排除法估計靈氣含量,而把實驗記錄和以前發表的文章資料進行比對,就很容易可以發現這一點。
五十年過去,靈氣的含量已經上升了約十分之一。
這一點也得到了絕大多數研究人的共識。
這種熟悉感讓楊清很容易的聯想到了靈氣復甦……不會真有能修仙的人吧?
沉思的楊清埋頭走路,他不擔心孟思宇會跟不上。
到了食堂,果然,回頭的時候孟思宇依然跟在身後。
檢測兩個人是不是好朋友,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一起走路時不說話會不會覺得尷尬,楊清反正是不覺得尷尬。
大概是習慣了孟思宇默不作聲的跟在身後……
孟思宇應該也不尷尬……能硬生生